首页 -> 2008年第1期

文之美恶,视道合离

作者:尹龙国




  下面的情境,同学们也许常常遇到:每次语文课代表发作文本时,大家的表情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我的呢——多少分?看看,看看!——哎,真郁闷啊!”“老师,您说我的作文为何总是——在41、42分上下徘徊?”
  是呀,这分数,真可谓不高不低,不上不下。其实,38、39分也好,即或是42、43分也罢,确无本质的区别,即,文章流于平庸,位列“基础”等级。“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这平庸背后,其实是作者思维的懒惰与惯性。说到底,作文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于“思”。勤动笔,不如勤于思考,勤于体悟。
  我们确实要思考、琢磨这里面的“门道”。那作文如何从“基础”等级一跃到“发展”等级呢?为此,我们特邀请北京市东城区优秀教师尹龙国老师,从文章境界、立意、构思等角度,帮助大家寻找一个鲤鱼跳龙门的方法与途径。
  (编 者)
  
  作文,于教、于学,确是一大难题。
  作文难,难在技巧的学习吗?我们有那么多的范文示例,技巧手法,林林总总,但是为何我们的文章却愈来愈“匠气”;作文难,难在语言的表达吗?锤炼语言,选用词藻,我们却发现我们的文章愈来愈“小气”;作文难,难在文章的结构吗?我们也知道文章应是“凤头、猪肚、豹尾”,应是“骤响易彻,清音有余”,可是我们的文章还是那样单薄无力……
  有一天,我们静下心来,问自己,你思考过什么是文章之“本”吗?你——为何而写作?
  (一)
  我们先从古人论述文章的作用来看。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到“文以载道”,《荀子》中有“文以明道”,韩愈有“文以贯道”,《昌黎先生序》说“文者,贯道之器也”,周敦颐《通书·文辞》说“文,所以载道也”。
  我们再从评价文章的标准来看。黄宗羲先生一言以蔽之,“文之美恶,视道合离”。意思是说,文章是否有价值,关键看是否有“道”。 可见,这“文”与“道”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合二为一的关系。
  我们为何而写?为“道”而写。
  当然,这“道”的内涵与外延也是因时因人而改变的。我们觉得,按照现代人的说法,这里至少应包括三点:理,情,时。
  文章应合为理而论,要彰显情理、事理、伦理、真理,即人类的通识性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文章应合为情而作,要论述事情、心情、人情、亲情;文章要合为时而著,要有着现实的价值和功用,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气息、承担时代的责任、履行时代的使命。
  (二)
  书归“正”传,我们再来看高考。从高考命题的规律和方向来看,我们也不难探究出这其中本质性的东西。我们来看几道作文命题:
  2007年广东卷:“传递”——直指“传”
  2007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直指“跨”
  2007年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直指“记”
  2007年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直指“看”
  2006年安徽卷:“读”——直指“读”
  2006年四川卷:“问”——直指“问”
  2006年天津卷:“愿景”——直指“愿”
  2006年上海卷:“我想握着你的手”——直指“握”
  2006年浙江卷:“生无所息/生有所息”——直指“息”
  2006年江西卷:“燕子减肥”——直指“弃”
  2006年辽宁卷:“肩膀”——直指“扛”
  2006年广东卷:“雕刻心中的天使”——直指“愿”
  2006年江苏卷:“人与路”——直指“走”
  2006年重庆卷:“走与停”——直指“停”
  2005年广东卷:“纪念”——直指“念”
  请看,近年的有些题目,这“传”“跨”“记”“看”“读”“问”“愿”“握”“息”“弃”“扛”“愿”“走”“停”“念”,分明清晰明确地直指情感、态度、价值立意,都要考生回答“谁,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
  (三)
  “千古文章意为高”。文章之境界,即是思想的境界。换言之,人活着就要思索,考生的文字就是考生思想的载体,有思想了,你的文章就有分量了。
  我们来看两篇考生的文字:
  文章示例
  (2005年广东卷,以“纪念”为话题)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
  生者在对往昔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则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靖国神社“拜鬼”的丑剧发生……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波涛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得分:25+23+10=58)
  文章示例
  (2003年全国卷,以“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
  莫以亲疏断是非(节选)
  当美国呼啸的导弹如流星般闪耀在阿富汗的上空时,许多国人竟为“恐怖大王”拉登捏一把汗;当日本遭受特大级灾难——地震时,许多人在心中默默地喊了一句:“该你倒霉,小日本!”而当朝鲜在试验核武器问题遭世界非议时,国人在网上纷纷贴上了“支持朝鲜人民!”的帖子。
  一切问题都有是与非,孰是孰非?不少人不以问题本身为出发点,仅凭个人的喜爱或厌恶就投了支持或反对票。这样做,对吗?
  还记得“9.11”那晚,看完电视报道,我无法入眠,于是打开电脑,想上网“发泄”一番。打开“‘9.11’网友评论”,我傻眼了!“打倒美帝国主义!”“拉登好样的”……多少激昂的标语口号扑面而来,令我不知所措。在我面前,无数次地重复着大楼轰然倒塌的一幕;在我耳边,轰鸣的警车声,人们的尖叫声,还有那少女的哭泣声。我不禁要问:假如灾难降临我们头上,我们该怎么办?是喝着可乐,吃着汉堡,打开电脑,再高喊几句“×××万岁”吗?还是那时你已无言以对,正如电视上那目光呆滞,口中不断呢喃“上帝呀,上帝呀……”的老妈妈,被悲痛的巨大影响而笼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