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腹有诗书,气韵自华

作者:尹龙国




  (一)
  提到“材料丰富,论据充实”。 这,大概是许多学生写作文时最底气不足的了。“写作文没材料,没论据,无米下炊呀”。其实,在学习、生活中大有资源可用。只是我们没能很好地挖潜,没能找到与作文的转接点,为我所用。 那如何使得材料为我所用呢?
  (二)
  第一,挖潜“专长领地”,释放“文化积存”——专长、爱好中的文化积存。
  请看下面以“旅行”为话题的作文片段。
  【示例】
  殷墟甲骨,周代鼎彝,嬴秦小篆,两汉隶书,魏晋行草,六朝石刻,唐朝真楷……中国书法是一个偌大的黑白世界。行于这黑白世界,不仅可以见字之神,更可以见人之神。黑白之旅中,我学习了先人的品质,也悟出了人生的道理。
  (北京五中张楠《黑白之旅》)
  这位同学将自己的书法爱好同话题链接起来,游走于书法之中。这是一次虚拟的旅行,在这旅行中,作者写下了自己的收获。可谓头脑灵活,构思巧妙。
  【示例】
  北京,这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的都城,无疑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英国建筑师倍根曾感叹:“也许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作品就是北京。”这座城市被设计为皇帝的住处,意图成为世界的中心标志。它是如此的辉煌出色,以至于对今日的城市来说,它仍然是提供丰富灵感的源泉。作为一个老北京,整日游走于这个城市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精神,这个国家的精神,这个民族的精神。
  我走到了北京的中心——紫禁城……
  (北京五中张辰亮 《抚负栋之柱——游于京城古建之中》)
  你看,这位同学也是借建筑方面特有的积存,用“旅行”的话题,很巧妙地将北京的几个标志建筑串联起来,借此品味“这个城市的精神,这个国家的精神,这个民族的精神”。
  这两篇是很好的示例。他们都从各自的特长着手,灵活地“转接”到作文命题上。
  特长,是你写作的一笔财富。写文章正应示人以长,做到人无我有;对特长“另眼”相用,方能稳操胜券。
  此外,如体育运动专长、绘画艺术专长、声乐艺术专长、学科领域专长、电脑网络专长、语言艺术专长、书法篆刻专长、舞蹈艺术专长、战争军事爱好、各类收藏爱好、文学艺术爱好、旅游采风爱好、摄影艺术爱好、经典电影爱好、生物培植爱好、时尚流行爱好……这些,都是你可挖掘、经营的“领地”,可以给你提供丰富的写作材料。想想自己有哪些长项呢?
  第二,挖潜“教材资源”,整合“文化要素”——教材、读本中的文化积存。
  我们平日里读语文课本(读本),多是从主旨内容、语言、文章特点等角度去读的。我们不妨换一个视角。大家思考,从素材角度,如何从教材中由一个点,读出一条线,读出几条线,即找出教材中(文章)点与点之间的联系。
  大而言之,我们不妨可以从文化内涵角度,试作点梳理。如:
  地域与文化:《胡同文化》《西安这座城》《上海的弄堂》
  艺术与文化:《米洛斯的维纳斯》《花未眠》《说“木叶”》《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散文的声音节奏》《蒙娜丽莎之美》《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唐诗过后是宋词》《漫话清高》《泪珠与珍珠》《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诗品>四则》
  科学与文化:《数学与文化》《科学》《人和宇宙》
  饮食与文化:《谈吃》《饮食与汉语》
  哲学与文化:《哲学断想》《哲学是什么》《中国哲学的精神与问题》
  历史与文化:《孔子世家》《伯夷叔齐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毛遂自荐》《优孟传》《孙膑减灶》
  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咬文嚼字》《说“木叶”》《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古代文字之辩证发展》《笑话里的语言学》《语言与文化》《语文常谈》
  文学与文化:《红楼梦人物情态》《红楼梦诗词鉴赏》《论阿Q周围的人物》《示众》
  具体言之,再如,以人物资源为着眼点,着眼于一些反映人物品质的情节片断、事件。
  人物资源包括有两方面。一个是作家资源。一个是作品中的人物资源。
  前者如杜牧、柳宗元、白居易、辛弃疾、李商隐、刘禹锡、秦观、魏徵、李煜、庄子、王维、李密;鲁迅、沈从文、巴金、徐志摩、郁达夫、朱自清、郭沫若、汪曾祺等这些封建时代、旧中国的知识分子。后者如烛之武、文种、长安君、邹忌、触龙、祥林嫂、樊哙、刘兰芝、杜十娘、蔺相如等,或是文学人物,或是历史贤达。
  我们对这些人物,不妨试把他们或纵或横地分类:在人物间找出某种“联系”,这“联系”便是作文很好的立意角度。
  如,我们以2006年安徽卷为例(以“读”为话题)。
  【示例】
  我们可以品读鲁迅作品中的小人物——老栓、小栓、鲁四老爷、祥林嫂、华大妈、店客、卫婆子、阿义、阿Q、王胡、小D、柳妈、吴妈、镇上人、康大叔……
  试想,这些小人物,各自代表着各自的阶层,既可以读出某类人物特征,似乎又有着共性特征,从他们身上,从这些(类)人物的背后,我们可以读出什么,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解读,都很可有写处。
  我们还可以品读先贤之智慧——烛之武、吴用、蜀相、刘邦、触龙、范增、孙膑、张良、廉颇、邹忌、渔父、晏子、管仲、召公……
  我们还可以品读传统中的爱情——氓、静女、刘兰芝、翠翠、祥林嫂、水生嫂、水生、贾宝玉、林黛玉、四凤、周萍、柳毅、龙女、杜十娘、李甲……
  我们还可以品读士之勇义——荆轲、夏瑜、邹忌、触龙、苏武、太子丹、文种、烛之武、林冲、朱亥、樊哙、樊於期、秦武阳……
  再以2008年北京某城区一模考试题为例(以“独”为话题)。
  【示例】
  教材中,有《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有戴望舒《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有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中“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她唱的歌好不凄凉……”,有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有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中“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有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当年我总是独自跑过地坛去……”。大家倘能从不同角度思考这“独”背后的情怀,一定能写出有分量的文章。
  第三,利用“复习资源”,借用“它山之石”——诗词曲的引用、化用。
  我们非常提倡,用自己可触及的资源,比如高三备考的同学,每天面对的大量的复习资料,这些都大有用处。以古诗词为例,或引用,或化用,为我所用。
  请看下面以“窗口”为话题的作文片段。有个同学从对杜甫的诗的认识作用构思,写了《杜诗——唐王朝永恒的窗口》,就很有代表性。
  【示例】
  窗口是一道透明的屏障,凭窗远眺,面对眼前的一切,我们欣喜也好,终究无力改变那固有的风景。杜甫的诗正像这样一个永恒的窗口:从他描绘的清晰秀丽的山川大河中,从他吹响的抑扬曲折的号角中,从他干戈离乱的痛苦和平息战乱的喜悦中,从他为个人飘泊和天下寒士发出的声声叹息中,我们分明看到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由强到弱,由统一走向割据的历史画卷。
  (一考生《杜诗——唐王朝永恒的窗口》)
  再以“自然与心灵”为例。一位同学选取了暮霭这个意象,串联了人与景,不同的人生与境遇。
  【示例】
  黄昏之后的暮色,宁静、神秘,它曾化作一缕轻梦,踮着脚尖,踏过无数飘落的心灵。
  元和四年的西山,“萦青缭白”之态尚在,“外与天明”之神依旧, 只是在这群峰跌宕之中,多了一个迁客骚人的身影——“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至此,幸而天地间有景如斯,才使其可以遣散忧郁,唯有感慨“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不觉之中,“苍然暮色,自远而至”。青灰色的暮霭由远方漫延至山中,与峰峦叠嶂融而为一,当天地万物于青色笼罩中和谐如一体,茫茫无尽之时,人也就化作沧海一粟,成败得失亦如海上小舟一样只得隐遁于浮浪之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寄身于天地,心亦随苍穹空灵,随厚土泰然。
  柳宗元的暮霭是超脱,是包容万物,然这是否是其本色,难以说清。人与景之间,本就是景触人情,人赋景意,谁为本源,终不堪破。同为暮景,又何尝不可寄托哀思?
  (北京五中崔宜静《暮霭总沉沉》)
  (三)
  要学会用联系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同理,聪明的学生,取胜之处,就是善于发现、琢磨事物间、事理间的联系。正如本文所述,特长、教材、应试材料,作为作文素材,确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给养。希望大家能多多思考、找到它们与命题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