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我是谁

作者:王茂夏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题 记
  
  从庄周的“适志”梦里飞出,穿越时光隧道,我终于来到了这个高度“文明”的陌生世界。睁开惺忪的睡眼,面对的却是死一般的沉寂,犹如广袤无垠的荒原。无边的黑暗张着血盆大口,犹如一只饥饿难耐的猛虎突然发现了一只肥硕的羔羊,那狰狞的目光,似万千利刃直插胸膛。我不禁一颤,吸了一口冷气,踉踉跄跄地向后退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柄利剑刺破了黑夜,耀眼的光芒令这个漆黑的恶魔胆战。顿时,沉睡的希冀渐渐苏醒,一切都随之而改变——黑夜不再黑暗,沉寂不再死寂!我喜出望外,脱口惊呼:“那是什么?”“灯火,那是光明的使者呀!年轻人,那是你的祖祖辈辈们梦寐以求的希望之火!”一个洪钟般的声音从遥远的天际传来。
  在漫无边际的黑夜里,那可是天赐的良机,瑰丽的梦想就在眼前,哪里还容得下半点犹疑?我展开双翅,告别了师友,告别了亲人,告别了生我养我的土地,义无反顾地继续着坎坷的寻梦之旅。
  风,在我耳边呼啸而过,仿佛在为我打气;雨,在我身旁飘飘洒洒,仿佛在为我助威,我拼命地扇动着翅膀,任凭风狂雨骤,我仍激情四溢豪气云干……
  我拼命地追赶。可是,那光亮却如着了魔一般,瞬间万变,难以企及!这时,蝴蝶投来鄙夷的眼神,麻雀显出极度的不屑,鹦鹉狂发尖刻的讽刺……四面八方的飞矢密集于我那渗血的心脏——我几乎难以坚持,就这样颓然倒下吗?我真的只能做一只迷梦的蝶?
  不!我要做一只逐光的蛾,做一个九死未悔的逐梦者!但是,希望在哪里?敢问:“路在何方?”
  我迷路了……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事,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天际那个洪钟般的声音又一次响起,“在人生的旅程中,也没有平坦如砥的康庄大道。只要心中拥有希望,随时随地都能实现你的梦想。没有人能够打败你,除了你自己!同样,也没有人能够成就你——踏着信念的阶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你,别无选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要忍韧,我要坚定,我要奋战到底……
  月亮送给我迷离的银装,星星送给我斑斓的梦幻,夜莺送给我动听的歌谣……在扑向灯火的瞬间,我成了天地间至尊至贵的舞蹈者……
  足,消失在火中;翅,飞散在云里。随着一阵清风,我已化作缕缕轻烟,含笑在希望的梦幻里……
  我是谁?
  我不是一只扑火的灯蛾,而是一只涅槃的凤凰,一个坚持不懈的逐梦者。
  (指导教师王光佑)
  
  点 评
  象征手法运用得当,避免了主题表达的浅近直白。作者巧用象征,赋予灯蛾扑火以新义,塑造了一个崭新的“灯蛾”形象,揭示出通过坚持不懈的奋斗可以提升生命的价值这一主题。
  本文文气贯通,曲折有致。文以气胜,文中激情的心理独白,传达出起伏跌宕的情绪,有效地调动和感染了读者,使“遭遇黑暗——看见光明——勇敢追求——陷入困惑——矢志不渝——涅重生”这一过程显得宏伟雄壮,大开大阖,具有流动变化的美感。
  本文的缺点有二:一是语言还不够精致,甚至略显粗糙,比如第一段接连用两个“犹如”,便是重复,而且第二个“犹如”领起的句子结构不清晰,经不起推敲;二是文中情绪还欠节制,心理独白有冗赘之嫌——少了蕴意,也就少了张力。希望作者今后在炼字、炼句和炼意上多下工夫。
  (陈卫星)
  
  点评教师简介
  陈卫星,江苏锡山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学校“匡园文学社”指导教师。平日最乐三件事:教学、读书和写作。以为教学益道,读书丰神,写作则能确证“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