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母亲生日祭

作者:陈学书




  农历10月16日已经过去了六天,今天已是农历10月22日了。疏忽间,母亲的生日已过去了六天。本想在母亲生日那天,给她写一点儿什么纪念,或者在心里默想她一天;可是,因为一忙就忘记了。这样,心中甚为内疚;母亲,您在另一个世界能否原谅您的儿子?
  我是母亲唯一的儿子。其原因就是父亲死得太早、太早了!我们老家的亲戚们,都说我是母亲的“秤砣儿”。因此,我从小就与母亲相依为命、形影不离。对于她的突然去世,我最少有一年不能从极度痛苦的深渊中爬出来。头脑中随时闪现着她的身影:常常是木呆呆地坐在什么地方,想着、想着,泪水就止不住地往下掉……幸好!后来由于工作的调离,才使我离开了原来的地方,才把自己从痛苦中硬拔了出来。这种痛苦才在岁月的风吹雨打中退去;但是,每当一个人独处,或夜深人静时,我又会不自觉地想到母亲……其凄楚心酸就会在心灵深处犹如泉水一般地流出来,那思念,那无奈,一点儿也不亚于母亲刚去世时的凄苦的情景……
  母亲刚去世时,特别是她去世的第一年,我常常梦见她;不知怎么的,这两年却很少梦见她了。也许,按照古老的说法,她走得离我越来越远了,或转生人世了。我从心里讲,如果有来生,她还做我的母亲,我还做她的儿子。生生世世,永不分离。永远保持一种割不断的血脉流传,绵绵不断地遗传下来……
  母亲去世以后,遵照她多年的心愿,把她的遗体护送回老家,与我的祖父辈们安葬在一起。至今,我一想起这件事,是让我稍微感到一点儿安慰的事。
  老家离我当时工作的地方,只有30华里。记得,她去世的第一个年头,我思念她了,太铭心刻骨而不能解脱了,我就步行30华里,专门到她的坟上去坐一坐。往往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大半天。
  许多次,我坐在她的坟墓旁竟然睡着了。这便使我更进一步地体会了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痛苦地吟唱的:“母亲在里头,我在外头!”只有在这时候,我才更进一步地体会到了这种现实的残酷性!
  我至今都还永远忘记不了那令人心碎的一幕,一想到那一刻,就使我心惊胆战!
  那是1997年6月13日9点20分,晚上。我在屋子外边读书,母亲正在厨房里洗衣服。她边洗边与我讲着家常,母子两人相互应答着。大约过了5分钟,我感觉到,只有我的声音,而没有她的答话声了。我心中不由得一下子就结紧了,感到一种惊骇与恐惧,马上就跑向里屋,转过一个门,就到了厨房。一看,母亲已摔倒在地下,只见额上的汗水如豆子一般地滚下……于是,我马上就把母亲抱上了床,我只觉得母亲很沉,我几乎抱不动;然后,还是隔壁的两个邻居跑来,我们才把她抬到了床上去。在床上躺了不到10分钟,她要解手。这时,邻居们已围了一大屋,她看见大家,不好意思地说了一声:“这才焦人(黔北话:狼狈,不好意思)喽!”至今想起来,母亲即使到了这个时候,都还没有放下她那精明强干的气派。的确,母亲年轻时长得很漂亮。她与父亲定婚时,那时正是解放初期,父亲已是国家干部,尽管单位有许多女同志曾多次向父亲暗示,可父亲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当时还是村姑的母亲。嫁给父亲,是母亲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对此,她有时还揶揄我说:“你闺儿长得比你爸差多了!”从中,可以看出她对父亲的挚爱,父亲在她心目中的地位。从年轻时起,一直到老年,母亲都保持着她那干净、整洁、美观的穿着。在我们老家,她的这种生活习惯是有口皆碑的。
  母亲解了手以后,我就又把她扶到床上躺下了,当给她输液时,她就已经完全处于昏迷之中了……
  后来,侍候过中风病人的人说,当我发现她刚倒下的时候,就应该让她在地上躺着,然后,才去找医生抢救……母亲,这事至今想起来,心里面一直都感到内疚,在地下,您能原谅您的儿子吗?由于儿子的不慎,就使您少活了许多年!
  母亲输了一晚上的液,也在床上躺了一晚上。第二天——即1997年6月14日早上8点左右,她就出现了呼吸困难、喘息;在她的心里,似乎还明白。此时此刻,只见她的泪水从双颊上不停地往下淌,只是口里说不出话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一个多钟头。之后,我就看见她向空中长长地吹了三口气;然后,又向口中倒吸了三口气,只听她喉咙中“咕”的一声,她的呼吸就停止了。顿时,我只觉得天昏地黑,犹如一个晴天霹雳,把我击碎了!我呆呆地站在母亲的床边,不知如何是好!……
  现在想到这件事,是我唯一感到欣慰的。因为,按照我们老家的风俗,儿女只有给父母送了终的,才算是真正的孝子!
  母亲去世两年以后,妻子怀孕。在妻子临产的头一天晚上,我梦见了多久不见的母亲,怀抱着一个小姑娘来到我家,交给了我。就在当天晚上,梦醒后,我就告诉妻子说,她生下的将是一个女儿。第二天,妻子果然生下了一个七斤多重的女孩。碰巧的是女儿出生的时间,正好与她奶奶去世的农历是同一天。而且,时辰都相同。只不过,一个是老的生命去世,一个是新的生命诞生而已。这正好应了那句话,人的生命是生生世世,世世代代,永不停息,顽强地繁衍下去的!
  现在,农历的10月16日,已经过去了六天;如果母亲还健在,她今年刚好是74岁,而74岁,刚好是我国人均寿命的底线。而母亲,连这个平均底线都没有达到。只不过还好,母亲的血脉,现正在我的身体、我女儿的身体里奔流。从人生的哲学意义上讲,母亲没有死,她只是换了活的另一种方式而已。
  母亲,您默默地来到了这个世界,又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您生日的日子里,儿子只能写下这篇文字,以痛悼和怀念地下的母亲。母亲,您在那里还好吗?
  
  点 评
  亲恩难报,作者的感情真挚,令人动容。在写作中,叙事与抒情相得益彰,母亲去世的场景描写一波三折,充分展现了母亲的自尊、要强、美丽与坚韧,画面感极强,读来催人泪下。此外,母体的死亡与童女的诞生有着机缘巧合,有灵异色彩,且引人深思。生命如白驹过隙,留给后人的除了思念,更有其精神。不足之处,对母亲的追述稍有不足,母亲的形象还不够丰满,直接表达哀思的句子稍多——可以参考朱德元帅的《回忆我的母亲》——哀而不伤,怨而不诉,往往会有更好的艺术效果。
  (李 杰)
  
  点评教师简介
  李杰,文学硕士,曾任中学语文教师,出版社图书策划编辑,现为和讯网图书频道编辑,已发表学术论文、书评、随笔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