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我的书房
作者:林 夏
中国的读书人是看重书房的。
研究新文学史料的专家,也是藏书家的陈子善,一直希望拥有一间书房,哪怕只是斗室、陋室也好。他认为:书房是一个读书人“与中外先贤今哲心神交会之处,是他的独立思想得以萌生的策源地,也是他的自由精神得以休憩的理想场所,所谓‘坐拥书城,何假南面称王’是也”(《我的书房》)。书房在他心目中如此之重要,当他终于有了自己的书房时,喜悦之情就可以想见了。老出版家范用先生对书房也情有独钟:“有一间书房,算得上人生幸福。”并有《书房礼赞》一文,为书房唱起赞歌:“人在书房,可以享受到一片宁静。人们说:‘书神’,书香就在这里。”诗人流沙河在为《我的书房》写的序中虽然说:“谁说非要有个书房不可,我就不信,没有书房,书还得读。”他还举了名人事例:元明之际,王冕牧牛读书,陶宗仪耕田写作,不但没有书房,连个书桌也没有。也说了实际体会:他在被打成“右派”之后以及“文革”之中,是躲在锅炉房内读完《庄子》,又在拉煤拉米的余暇攻读《诗经》《楚辞》的。哪里有什么书房!不过,诗人并不是反对书房,只是政治情势恶劣,读书人朝不保夕,不作如此奢望罢了。多年之后,当他有了专用书房,自是“乐在其中,或读或写,终日恬然”(《一大乐事在书室》)。
书房的变迁常常记录了人生的痕迹,甚至折射出时代的投影。作家苏叔阳在几经搬迁之后有了真正意义的书房时,却念念不忘度过22年岁月的一间14平方米泥地纸糊顶棚的平房:
一张大床与一张小床丁字形摆放,屋角有一个书架,一个用木箱摞成的“柜子”,一个脸盆架,挨门处,一张书桌,那便是我的“书房”。白天是妻子备课的“办公室”,下午至晚饭前是儿子做作业的“小课桌”,熄灯后才是我写作的“书房”。那时,万籁俱寂,只有妻儿轻轻的鼾声和屋外街上偶尔驶过的车声。
就是在这里,他写出了《丹心谱》《左邻右舍》等名作。苏叔阳说:“这平房是我生命的驿站”,“吃喝拉撒睡,喜怒哀乐恐,屈辱与复苏,失败与成功,挣扎与奋斗,都在那小屋里”(《我与书房的情感》)。追寻盛年旧梦,平房如同甘苦与共的友人,令作家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深情。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是谙熟多种语言的巨匠。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司汤达的《红与黑》是他翻译成中文的。唐诗宋词、《西厢记》等的英语法语译本,不少出自这位教授之手。他在《翻译的艺术》等论著中,提出了独到的翻译理念。他说,中英文学互译,要选择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就是一加一不等于二,要大于二,甚至等于三。他把毛泽东《昆仑》词中“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的三个“一截”,分别翻译成“顶部或山峰”“胸部或山腰”“余部或山脚”。有人说译得“不忠实”,有人却认为“绝妙,无与伦比”。许先生的《我的书房》自有一番心语,说的是他书房中的书架,书架上他的译作。
书房的主人常会听到这样的询问:“这些书您都看过吗?”对这个问题,学者陈四益的回答是:“有些书是备查的,如工具类,不会从头到尾去读它;有些书曾随便翻翻,知其大概,并不曾细细读过;有的书看到一半,索然无味,插架之后不曾再动过;有的书因为喜欢,把它买来,准备有暇的时候再去看的。当然,也有的是细细读过并不止一遍的。”(《堆书的地方》)坦率直陈,一如作家的为人。陈四益先生说,他的藏书中没有珍本秘籍,买来就是觉得有用。他把书房叫做“堆书的地方”,但他最喜欢的还是这个地方,不是“歌舞繁华地”,也不是“温柔富贵乡”。
中国读书人喜欢为自己的书房起一个典雅的名或号。藏书家黄裳的书房就先后有“断简零篇室”“梦雨斋”“来燕榭”等多个斋名,点化出人生意味和审美情致。实际呢,他压根儿就没有书斋。“我只是在卧室里放一张书桌”,说是书桌,也不过是他老伴的妆台,卸下背后的镜子权宜充数而已。黄裳说:“五花八门的斋馆名色,一大半只不过是读书人的白日梦与空中楼阁。”(《我的书斋》)
《我的书房》另有董桥的一篇“序言”,题目叫《五十八个人写书房》(实际是60人)。他说,读书人由书房引起的思索与忆念,其实是比书房更长寿的古趣。这本书就是“古趣”的汇集,或苦或甜,情铸一端而各具特色。
无论有没有书房,书总是要读的。可怕的是不读书,流沙河在一篇文章中引了诗人痖弦《寂寞》中的诗句:
一队队的书籍们
从书斋里跳出来
抖一抖身上的灰尘
自己吟哦给自己听起来了
之后慨叹:“书无人读,这是今日繁华场中的一大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