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1期
静电复印机和蚂蚁
作者:佚 名
( 湛 蓝)
1938年10月22日,当美国纽约州昆斯市一家专利公司的工程师切斯特·卡尔森先生激动地把写有“10-22-38 Astoria”的一张小纸片放入他新研制出来的机器上复印成功后,世界上第一台静电复印机诞生了。
在静电印刷术发明之前,复制一直靠摄影装置。这种方法要受到很多限制,还需要操作者掌握熟练的技术。
卡尔森是一个爱动脑筋钻研问题,爱搞小发明的工程师。有一天,他到公司秘书处修理电器,看到秘书一会儿要重复抄写同样内容的几份文件,一会儿又要重复画几幅图案相同的设计图,忙得不可开交。见此情景,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有一台能够照原样翻印这些文件和图表的机器就好了。从那时起,他脑子里一直琢磨这件事,并想自己动手发明制造这种设备。
他找到公司董事长,说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公司能够投入一定资金予以支持。不料这个董事长一口拒绝:“我们公司是做生意的,不是科研机构,干吗要投资?”在要求公司支持的想法碰了壁之后,卡尔森决定自己干。他把自家的厨房和浴室腾出来当实验室。
卡尔森开始构思复印机的设计方案所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将这张纸上的字迹、线条、图像如实地翻印到另一张纸上。这也是整个研制的关键。他反复琢磨了不少天,都没有想出好办法来。业余发明常常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他常常下班后就钻进他的实验室,通宵达旦地干。一次,他又是不知不觉干了一夜,连早餐也顾不得吃就上班去了。中午他走进一家中国餐馆想好好犒劳一下自己饥肠辘辘的肚子。坐下来等待的时候,他看到墙上一幅中国画:一块石碑上题有“霸王自刎乌江”几个字。经请教饭馆老板,他知道这是中国两千多年前的一段故事。楚汉相争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百战百胜的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围困垓下,几乎全军覆没。当他最后突围到家乡乌江,本欲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时,却见到江边一片蚂蚁组成“霸王自刎乌江”几个大字。他大为震惊,以为“天灭我也,奈何”,便拔剑自刎。实际上,这位盖世英雄上了刘邦的当。原来刘邦预计项羽突围后会到乌江,便预先在江边立起的石碑上用蜂蜜写了“霸王自刎乌江”几个字。蚂蚁闻到蜂蜜味就成群结队赶来,最后形成蚂蚁组成的字。
老板讲述的故事,对一般人来说至多觉得有趣。而对创造欲旺盛的人来说,特别是那些脑子里装着现成问题的人,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都常常下意识地就和自己的“课题”联系起来。卡尔森想,我要发明的复印设备,如果能找到体现字迹轮廓的“蜂蜜”,再有体现字迹的“蚂蚁”,不就有可能成功吗?他按照这个思路探索下去,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静电复印机。
卡尔森能够实现这项发明的一个关键是他能够结合当时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电学原理,研制出在黑暗中能留住电荷,遇见光又能放走电荷的硒鼓。这项发明的精巧处是复印时使光透过要复印的纸照到硒鼓上。这样硒鼓上没有笔迹的地方放走了电荷,而有笔迹的地方,电荷就被留住了,并吸附上带负电的墨粉。最后,通过硒鼓的转动,让带正电的白纸通过,墨粉就被吸到纸上,经过高温烘烤渗入纸中,显现出笔迹。
许多发明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提高的。卡尔森最初的复印机很笨重,印一张要4分钟还不清楚。后来一位名叫冈拉克的发明家加以改进,使复印质量大大提高,速度也提高到每分钟150张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