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郑板桥吟诗

作者:任丽珍




  同学们,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诗人郑板桥,不仅为人处世的方式怪异,就连他吟诗也与别人不一样,往往耐人寻味,妙趣横生。一起来读读下面的故事吧!
  主持人:开心果
  
  一、吟诗祝寿
  
  一天,郑板桥应朋友邀请,到李公家祝寿。正好赶上天下大雨,路途泥泞难走,郑板桥迟到了。朋友们见他那副难堪的“落汤鸡”模样,都和他开玩笑。问他为什么来晚了,他回答:“雨也!”朋友们接着问他为什么这个样子,他回答:“雨也!”当大家问他拿什么做寿礼时,他的回答仍然是:“雨也!”正当朋友们面面相觑的时候,郑板桥走上前来,开口吟道:
  “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祝李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这首诗的前两句连用四个“奈何”,接着又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巧妙衔接,使首尾回环,妙趣横生。“滂沱雨”虽多,却不及李公的“寿多”。以“雨”祝寿,自古以来,十分罕见。
  
  二、吟诗数雪
  
  初冬的一天,郑板桥和朋友站在芦花荡边赏雪。雪花如梨花片片、似柳絮盈盈,在微风吹拂下悄悄地飞舞、静静地飘落。郑板桥触景生情,随口吟道: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诗人信手拈来,数数般地把数字由小到大进行排列,使人不禁联想到雪花由少到多,越下越大纷纷扬扬的情景,特别是最后一句,由实而虚,浮想联翩,巧妙地写出了雪花与芦花融成一片的美丽景象。
  
  三、咏诗泄愤
  
  一次,郑板桥参加一新任州官的“荣升”盛会。席间,有人提议吟诗助兴,人们久闻郑板桥的大名,便一致推举他当场吟诗。那州官见郑板桥其貌不扬,便鄙夷地说道:“既然大家都说郑大人诗做得好,那就请你一展奇才吧!”郑板桥对这位州官的为人早有耳闻,知道他不学无术,品行卑鄙,今天自己来参加聚会,完全是顾及友人的情面。见此情景,他不由灵机一动:我何不借此机会发泄一下心头的郁闷呢?想到这儿,正好有一个仆人提壶过来续茶,他便从仆人手中接过茶壶,拿到州官面前,眼睛既看茶壶又瞄着州官,抑扬顿挫地吟道:
  “嘴尖肚大柄儿高,才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不能容大物,二三寸水起波涛。”
  这首诗表面写实,实中有虚;借物抒情,一语双关。“耳聪”者一听即明,但迫于州官的情面,大家谁也不好道破,都大叫:“好诗!好诗!”那州官呢,似乎也听出了弦外之音,但在众人都叫“好诗”的呼声中,他岂能甘心做诗的“门外汉”呢?于是,他也跟着大叫“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