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制造”幽默的方法

作者:江昌云




  同学们,健康的幽默语言是现代人素质高的一种表现,了解并掌握一些常见的“制造”幽默的方法,与别人交流时就能做到妙语连珠,能使大家在笑声中融洽相互之间的关系,活跃气氛。读读下面的文章,愿同学们个个都能成为幽默高手!
  主持人:开心果
  
  幽默是思维活跃的一种标志,恩格斯曾说幽默是有智慧、有教养的表现。幽默来自现实生活,其形成的方法不一而足。笔者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幽默故事,归纳出以下几种常见的“制造”幽默的方法。
  
  一、词句歧解法
  
  许多词语是多义词,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一般只有一个确定的意思,如果故意将词义作另一种解释,就会形成意思的反差,幽默味就出来了。此外,一个句子,往往有多个逻辑重点,说话的人和听者理解的重点不同,同样会因意思的反差而形成幽默。
  [交际场景]
  阿牛数学成绩不好,老师为培养他学数学的兴趣,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作引导:“阿牛,如果你哥哥有5个苹果,你拿走了3个,”老师用手比划着,“结果会怎么样?”阿牛脱口而出:“他肯定会揍我一顿!”
  [交际小技巧]
  老师说的“结果会怎样?”根据上文,这是引导阿牛做一道数学题,意思非常明白:还剩下两个苹果。而阿牛对“结果”的理解却是指拿走苹果这种行为所导致的后果,阿牛回答的可笑之处正是对“结果”一词的歧解。
  [交际场景]
  明明:“为什么公鸡早上要提起一只脚?”
  淘淘:“因为如果提起两只脚,它就会跌倒!”
  [交际小技巧]
  淘淘的回答利用了语句的逻辑重点的转移。明明的问话是要求淘淘回答为什么公鸡提起一只脚这一现象,淘淘却巧妙地将逻辑重点转移,二者之间的不协调就是将词义歧解的结果。
  
  二、悬念设置法
  
  设置悬念就是吊别人的胃口,在别人急于知道结果的心态下,获知的结果却与期望的结果不相符合,而更多的是出人意料,这种出人意料中就富含幽默。
  [交际场景]
  绘画课上,小新交给老师一张白纸。老师问:“你画的是什么呀!”小新答道:“画的是‘牛吃青草’。”“明明是一张白纸,哪有什么‘牛吃青草’?”小新不慌不忙地说:“青草让牛吃光了,之后牛也跑了。”
  [交际小技巧]
  老师的问话为我们设置了悬念,希望小新能有个合理的解释,而小新的回答却出人意料,又言之成“理”,不能不让人捧腹大笑。
  [交际场景]
  父亲明知故问:“你们班谁最懒?”
  李宝说:“不知道。”
  父亲忍住怒火:“当所有的同学都在认真做题时,闲着没事、东张西望的人不是你是谁?
  李宝理直气壮地回答:“是老师。”
  [交际小技巧]
  这里谁都明白:父亲的目的是想让李宝不打自招,而李宝的回答却出乎我们的意料,而答案又是事实。这种反差让父亲哭笑不得,却让我们大笑不已。
  
  三、针锋相对法
  
  当对方的话语暗含挑衅性、进攻性,回答者巧妙运用自己所处的优势,或顺势抓住对方语言的弱点或漏洞,反戈一击,“以毒攻毒”的语言张力能产生幽默的效果。
  [交际场景]
  父亲对儿子的学习很不满,责备道:“林肯像你这么大时已经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了!”
  儿子灵机一动,回答道:“可是他像您这么大时已经是美国总统了。”
  [交际小技巧]
  父亲引用少年林肯与儿子作比较,以此责备儿子,不料儿子顺势抓住林肯成年的成就进行反击,开怀大笑之余,我们不得不赞叹儿子的聪明。
  
  四、童言无忌法
  
  儿童缺乏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也没有成人严密正确的逻辑思维,他们以自己幼稚的认识和思维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会形成迥异于成人的思维结果。这种结果在成人看来是可笑之极的,这便形成了笑料。除了儿童,还有笨人、醉鬼等,也有类似的思维。
  [交际场景]
  小强:“你爸爸真吝啬,他是个鞋匠,怎么还让你穿这么旧的皮鞋?”
  小丽:“那么你爸呢,他当牙科医生,可你弟弟连牙齿都没有!”
  [交际小技巧]
  在小丽的意识中,婴儿的牙齿是由大人安上的。她由此推断,牙科医生的婴儿应该满口牙齿才对!这与成人的认识相比,的确是可笑的。
  [交际场景]
  小元:“你怎么知道现在不到四点呢?”
  小成:“因为我妈让我四点的时候回家,我现在还没回去,怎么就到了四点呢?”
  [交际小技巧]
  小成回答的可笑之处,在于他以自己是否“回家”作为标准来衡量时间是否到四点,这与成人的时间观念正好相反,小成幼稚的表现引人发笑。
  
  五、相关推及法
  
  有时候,以赞同对方的说法,进而作相关的推导和归谬,引申出的结果往往会让人忍俊不禁。
  [交际场景]
  丈夫推门进来,气喘吁吁地说:“我跟着公共汽车跑回来,节省了1块钱!”
  妻子一听就来气了:“那么你为什么不跟出租汽车跑,那就能节约10块钱了!”
  [交际小技巧]
  妻子的可笑在于她作了一个推论:跟公共汽车跑回来节省1块钱,那么跟出租车跑就能节约10块钱。同学们还可以帮她将这种推论深入一步:可能的话,跟着火车飞机跑,可以节约成百上千元呢。
  
  六、避重就轻法
  
  答非所问,回避问题的严重性,故意将人引入歧路,一问一答的效果风趣幽默。
  [交际场景]
  一个顾客发现所喝的酒里漂着一根白头发,便招来服务员指着头发问:“这酒里怎么漂着一根白头发?”
  服务员耸耸肩,微笑着说:“可见我们的酒是陈年老窖啊!”
  [交际小技巧]
  顾客的责问是针对酒的卫生质量方面的。而服务员却回避酒的卫生质量问题,抓住白头发“老”的特征以拟人的手法强调酒的“老”——“陈年老窖”,在服务员的意识里,酒“老”会长白头发,其本身就新奇可笑。
  
  七、顺势陡转法
  
  有时双方对话的语势正自然、顺畅地发展着,但突然一个急转,对话的结果出来了,却是出人意料的防不胜防的结果,这种结果极具幽默感。
  [交际场景]
  一位老太太拿着一本破旧的作业本,给一个著名作家看,并让他猜猜这个孩子的前途如何,著名作家看见作业本上潦草不堪的字迹,评价道:“这个孩子既懒惰,又任性,我想他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老太太非常严肃地说:“唉,这正是你小时候的作业本!”
  [交际小技巧]
  著名作家的评价是他看完作业本的真实感受,孰料最终的评价对象却是自己,而评语和事实截然相反,除了尴尬的著名作家,谁不会捧腹大笑呢?
  
  八、歪打正着法
  
  还有一类对话,本来答非所问,偏偏答语又符合问话,可谓歪打正着,巧中见趣。
  [交际场景]
  老师在语法课上要求同学们举一个主谓结构短语的例子。
  丹丹被叫起来,思考了一会儿便答道:“我不知道。”
  老师很高兴地评价道:“很好,答得既正确又巧妙!”
  [交际小技巧]
  这种歪打正着的回答,与回答问题的人的本意截然相反,客观上却与答案相符,这种反差正是幽默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