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长夜的明灯

作者:周莲珊




  那一天,于老师真的好美丽!我们这几个班里有名的调皮大王,真的很争气:在于老师的鼓励下,学习成绩慢慢地追了上来,我还被同学们选为纪律委员。
  我总是利用假期和星期天,到处借书读。于老师看我非常喜欢读书,常常把她读过的书给我拿来,什么《假话国历险记》《长袜子皮皮》等等。
  我常常在读书后,默默地复述书中的故事情节,我也常常被作家们的丰富想象力所折服。
  六年级的时候,尽管我们这几个调皮鬼还是那么顽皮,可不像当初那样搞恶作剧了。老师说,这几个孩子进步了!我们听了,真的好高兴!
  一直到学年末,老师要进城了,她在分别的时候告诉全班同学:她才16岁,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她不得不回城了……临别之际,她嘱咐我们等哪天我们考上大学了,一定要告诉她,让她来分享大家的快乐……
  一晃,我就到高一级的学校就读……那时,我就读的学校校园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庙宇,庙宇前后两层大殿屹立在学校的院子里。大殿的四周是几株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柏。古柏遮挡了校园的小路,阴森森的叫人胆战心惊;倘若没有月亮的夜晚,漆黑的夜浸染在这条小路的尽头,就更少有同学走了,除非是非走不可。然而,这条小路却是从校门口到宿舍的必经之路,几乎每一天每一时刻总还是有人在走动。为了全校师生夜行方便,学校便在柏树枝上安装了一盏荧光灯。晚上,灯一亮,把地面照得亮如白昼,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白天……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在夜空中回荡。
  学校生活是一条五彩的河,河里流动着少年的欢乐和悲伤。苦苦学习了一整天,到很晚下了晚自习,已经充满了劳累和困意。常常是那盏长夜明亮的灯,点亮了知识的浩瀚星空。丁零零的铃声响了,推开教室的门,在如银的灯光中,莘莘学子匆匆地从宿舍奔到人生的竞技场——教室。随着时间一天天地渐渐远去,同学们知识的羽翼也日渐丰满。教室的灯光点亮又熄灭,学子们躺在上下铺的木板床上,吱吱呀呀,辗转反侧睡不着。校园里那盏明灯,把灯光泼洒到同学们的脸上,我们仿佛沐浴在牛奶的氤氲中。
  那时,我们思绪的马常常会不自觉地随着灯光的流动而驰骋千里,在思想的海洋中尽情游戏。每一天晚上,我们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校园里那盏长明灯进入甜美的梦乡……
  校园的早晨,常常在弥漫着小鸟儿的啼鸣和婉转的歌声中到来。常常是窗外啁啾的鸟儿歌声伴着教室内琅琅的读书声,开始了校园清晨的奏鸣曲。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校园里空气中飘散着菜香、饭香,炊烟已经把鲜红的太阳放飞了很高很远……欢声笑语,谈笑风生,校园里充满着希望……
  几年寒窗的苦读,仿佛在一瞬间过去了,像流星,似流水……我们几十位同学在十分拥挤的求知、求学路上,小心翼翼地选择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使年少的我们从人生的一个驿站走向另一个驿站。
  经过多年的艰苦磨砺,我终于从当年那个调皮大王成长为一个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作家。回想当年走过的那段调皮的日子,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唱起一首歌——
  那是在分别25年后,同学们相约聚会的日子。我们几十名同学都已经人到中年,携妻带子重又回到了25年前我们曾经生活、学习的校园,重又走在那盏明亮的路灯下,重新找回少年的感觉,重新感受那盏路灯的沐浴。激动之余,我们齐声对着那盏曾经陪伴我们多年的路灯,齐声合唱那首蕴藏在我们心底的歌:
   “25年,我们又握一次手,
   岁月悠悠水倒流,
   两鬓虽未霜,
   年少不再有……
  
   25年,我们重回首,
   光阴匆匆不停留,
   皱纹爬额头,
   青春献神州……”
  
  [作家登台]
  周莲珊,辽宁儿童文学作家。现在辽宁西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专心创作。作品《雪狼白蹄儿》曾获全国第八届冰心儿童文学奖大奖;《送白狐狸回家》获全国首届“中日友好儿童文学奖”。作品多次入选各种著作选本,新作被《青年文摘》《小学生文摘》《微型小说选刊》等选载。在全国多家儿童文学报刊和青年期刊,辟有多个专栏、连载发表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