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作文的“窍门”

作者:叶永烈




  上小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很爱看课外读物的孩子。渐渐地,喜欢上了写作。我是浙江温州人,在小学五年级时,我向温州专区的《浙南日报》投寄了一首不像样的短诗,居然在1951年4月28日登了出来。
  这首短诗的发表,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从此,我对作文产生了很大兴趣,常常“超额”完成任务——老师要求写一篇,我写两篇交上去。此外,还写点习作,向报刊投稿。我开始注意观察生活,注意学习修辞。我看小说时,旁边常放着一个小本本,遇上精彩的句子或词藻,就随手记下来。小本本的扉页上写着:行文用字,应该是——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我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我分门别类摘抄词句,如“名言”“名诗”“名词”“写景”“写物”“谚语”“成语”。我把自己编的、仅给自己看的这本资料,称为《小辞源》。至今,我仍保存着它,写作时要用到它。例如,今年一月至三月,广州《羊城晚报》连载我的中篇小说《鬼山黑影》,其中所引用的闻一多的诗《色彩》,就是从这本《小辞源》上摘抄下来的。
  另外,我也不断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来写景状物。我上小学六年级时,由于温州是沿海地区,常遭到蒋帮飞机轰炸。老师带领我们上山挖防空壕。不久,语文老师就以《挖防空壕》为题,要同学们写作文,我写的作文中,这样形容挖防空壕:“我们的汗水不断往下流,防空壕的两壁渐渐从我们的身边升起。”老师说我的作文有新意,把它油印出来,发给同学们。我还体会到,写作文,一定要选好角度,选好典型事例。比如,老师出了作文题目《我的妈妈》,我思考了好久才下笔。我天天跟妈妈在一起,照理,可以写的事情太多了。我经过思索,只选取了一个事例。我喜欢养金鱼。不仅用大缸、小缸养金鱼,而且在水井里也养金鱼。我很爱金鱼,发现缸里的金鱼被喜鹊叼走了,我就大哭起来。有一次,我养在水井里的金鱼,全死了。我一打听,是妈妈往水井里放了漂白粉。我在妈妈面前又哭又闹。妈妈耐心地告诉我,水井是公用的,政府号召大家要讲卫生,定期往水井里倒漂白粉,进行消毒。金鱼死了是小事,讲卫生是大事。妈妈是居委会干部,要带头做好井水消毒的工作。她知道我在金鱼死了以后会心疼,已经向邻居要了几条金鱼送给我。我破涕为笑,称赞妈妈是“好妈妈”……通过这个事例,写出了妈妈既注意公共利益,又能细心体贴儿子。这篇作文由于选取的角度与众不同,也受到老师的好评。
  我还担任过少先队的壁报、黑板报和油印小报的编辑,学到了不少写作知识,对提高作文水平也很有帮助。
  以上是我在小学、中学时写作文的几点体会。如果说,写作文有什么“窍门”的话,我以为,多看、多听、多想、多写、多改,这“五条”就是写好作文的“窍门”。
  (本文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