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记忆里的书香
作者:李学斌
本来,傅老师想安排她和一个活泼的女生坐,可是那女生不愿意,躲瘟疫一样,嚷嚷着换座位。傅老师有些为难,就征求班委的意见。几个班委低着头不吭声。我只好站出来说:“我来和她同桌吧。”谁让我是小组长,又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呢。傅老师宣布了这个安排,姓樊的同学很感动,冲我笑笑。我故意绷着脸,鼻子哼一下,没有搭理她。唉,我真是很担心她给自己惹来麻烦呢。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新同桌很安静,也很知趣。我不吱声,她也从不和我搭话。一点儿没有麻烦我的意思。而我呢,也一直不拿正眼瞧她。有一天,下午放学,轮到我和她值日。新同桌不让我动手,只一会儿工夫就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这让我有些不好意思。看看时间还早,她从书包里拿出一大摞小人书。我一下呆住了。长这么大,除了每次开学发的课本,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书。我家不穷,吃的用的玩的都还富余,唯有书是稀罕东西。因为我的爸爸妈妈都是一个大字不识的种田人。
这让我顿时对新同桌生出敬意来。在我眼里,读过好多书的人都很了不起,比如我们的班主任傅老师就是。“啧啧,这么多呀!”我由衷感叹。“这些我都看过了,你要是喜欢,都借给你看。”小同桌笑眯眯地有些自豪地说,“我们家还有好多呢。”
这天放学,我破天荒第一次背了两个书包。一个是我的,一个是小同桌的。小人书实在太多了,我的书包装不下。她就干脆把书包也借给我,自己把书、本子、铅笔盒一股脑儿抱在怀里回家去了。
我一到家就把自己关在屋里,连妈妈叫吃饭都没有听见。爸爸看到我这么用功,眉开眼笑地把饭给我端进来。他才不管我读的是什么呢,反正只要看我读书,他就开心。这天晚上,我一直熬到鸡叫头遍才睡,也总算把一包小人书都看完了。
从这天之后,我算是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不到两个月,新同桌家里的小人书都被我看完了。我还不满足,准备再接再厉,看那些文字书。可是,随着毕业的到来,我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小同桌要回城里读书了,而我只能进乡里的中学。在她面前,第一次,我感觉到了自卑。
我很清楚,自己即将去的乡村中学是有名的烂校,板凳桌椅都破破烂烂的,想看课外书,那不是做梦吗?进城买吧也不现实。学校离城有三四十公里,而且不通车。就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冥冥中,一个机会降临了。
一天放学,经过邻村一个建筑工地时,看到两个男孩儿正追着玩儿。其中一个,一不小心滑到石灰池里了。我急中生智,立刻从地上捡起一根竹竿和赶来的工人一起把他拉了上来。因为抢救及时,男孩儿只受了一点儿轻伤。小男孩儿的爸爸一个劲儿夸奖我。非要让我到他家吃饭。我忸怩了半天,最后还是去了。在他家,我一进门,就看见了一个大书架,上面全是花花绿绿的书。也就是从那里,我第一次发现了《少年文艺》《儿童时代》《儿童文学》这些后来给我深深影响的刊物。见我拿起书就不撒手,男孩儿的爸爸笑眯眯地说:“喜欢就拿去看吧,看完了再来换新的。”然后,他数落儿子说:“涛涛,你瞧瞧人家。你要是有小哥哥一半的读书劲头就好了!”出门时,我悄悄问了涛涛,这才知道,他爸爸是乡中心小学的校长,这些杂志都是校长爸爸为儿子订的。
在涛涛家读书的那些日子里,我的“写作”也开始突飞猛进。几乎每一篇作文都成为班里的范文。在全校作文比赛中得了几次奖后,我竟然成了校园里的小名人。走在校园里,常有不认识的同学从旁边指指点点:瞧,他就是李学斌,他的作文每次都得满分的。每逢这个时候,我就特别得意。看书的热情也越发野草一样疯长,跑校长家的次数更频繁了。校长很忙,好多次,我去借书,他都不在家。不过这没有关系。我自己在他们家书架上找自己喜欢的书。我和涛涛早就是好朋友了,我有这个特权。不看书的时候,我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不知怎么回事,他对读书兴趣不大。有几次,看我边津津有味地看书,边嘿嘿笑,他很纳闷:“有那么好看吗?”我说:“好看!书在我们家可是稀罕东西。”他听了,不解地摇摇头。
让我始料不及的是,我如饥似渴的阅读竟然招来了班主任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那是初二下学期,一次全年级统考,我的语文和外语都考了第一名,可是数学和物理,却考砸了。“呵呵,你倒是第一专业户啊。要么顺数第一,要么倒数第一。有你这么走极端的吗?”班主任铁青着脸说。我不敢吱声。到这个时候,才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偏科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涛涛的爸爸后来也知道了这件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中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各门功课要均衡发展,偏科是要吃苦头的。等到你上了大学,如果还喜欢文学的话,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看书,搞创作,当作家。”
我听从了班主任和校长伯伯的劝告,开始收敛自己的兴趣。不收敛也没办法,因为校长伯伯已经开始限定我每周只能从他家借一本课外书。
但是,我偏科的毛病却自始至终也没有完全纠正过来,只不过程度减轻了一些,一直到上大学,我的数理化成绩,也从来没有进过班级前十五名。高考时,我的数学只考了四十多分。好在我的语文、外语、历史和地理都得了高分。文科齐上阵,总算补了数理化的亏空。
大学时,我理所当然地选择了中文系,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阅读了。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阅读世界文学名著,并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
所有这些阅读体验和滋养,后来都渐渐融入了我的写作,融入颇受小读者和专家好评的长篇儿童小说《蔚蓝色的夏天》《天使没有长大》等诸多作品当中。
我时常想,当初,如果没有姓樊的女同学那些小人书,没有涛涛家那些精彩的少儿杂志和故事书,我的人生今天将会是什么样子?这样想时,我的眼前就依稀闪现出小同桌那笑眯眯的神情,也仿佛又回到了涛涛家那座飘满书香的小院……
[作家登台]
李学斌,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上海。曾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文艺》《中国儿童文学》杂志编辑、译文读物编辑室主任。目前在攻读博士学位。作品以儿童小说、少年小说为主,兼及儿童文学理论、评论。代表作有:《走出麦地》《自己的天空》《少年琪的风花雪月》《男孩不寂寞》等三十余篇。已出版的作品有:《追赶风车的男孩》《走出心灵的雨季》《男孩不坏》《自己的天空》《迷途》《我在哪里错过了你》等。曾两次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少年月刊》优秀作品奖,《小学生拼音报》全国征文二等奖等奖项。最新出版的少儿小说《蔚蓝色的夏天》《天使没有长大》受到小读者和专家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