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百年风雨路,济济萃群英

作者:佚名




  校长寄语:
  教育,重要的不是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在于通过这一过程,让每一个孩子形成健康、活泼、积极的心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努力使学习成为每个人的工作方式与习惯。
  ——郑良意
  
  福建厦门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03年历史。一百多年来,学校十易校名,历经了岁月的磨炼与洗礼,逐步发展壮大,办学业绩日益突出,培育出中科院院士蔡启瑞等无数的精英俊杰,为省文明学校、省示范小学、省先进教工之家、省素质教育先进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市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和课改先进校、全国十五规划课题实验校,是本地区课改领头羊。现拥有两个校区,2684名在校学生、152名教职工,大专学历教师占85%,本科占32%,已成为厦门市规模最大的学校、省首批重点小学之一。
  百年的辛勤耕耘,打造了厚实的文化底蕴,尤其在课改与文化建设方面独树一帜。几年来学校先后向社会公开发行课改成果集、教师教育专著与学生中篇小说集等书籍多册,以及四十几节教学优质课光盘,并有13人次受邀到省外讲学、交流。模仿奥运模式举办七届的足球文化活动、学生大型艺术社团系列活动、富有地方特色的课间闽南游戏,以及独具个性的班级文化建设等等异彩纷呈,已构成了丰富的、立体式的、动静结合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新景观。
  几年课改冲浪,学校倍受瞩目,先后有马来西亚、台湾、北京、浙江、广东、湖南等地的学校慕名前来考察取经,中央电视台、《大公报》、东南电视台等知名媒体先后报道学校的办学特色。
  百年风雨路,济济萃群英!在这昔日朱熹办学处,新一代同安实小人正继往开来,创造另一个百年辉煌。
  
  教 师 风 采
  
  读书 思考 收获
  □福建厦门同安第一实验小学陈惠玲
  人们常说语文老师不怕老,就怕不阅读不思考。不读书,会得“贫血”病,脸色苍白容颜憔悴,可见书具有造血的功能;不思考,精神枯竭,意识逐渐丧失,容易变得偏执和狭隘。试想,灵魂失去书籍的承载,你怎能引领孩子们走向未来?
  要读的书很多,但总觉时间匆匆。
  我精挑细选了几本书作为自己这个暑假的精神食粮。教育理论类:《傅雷家书》、李镇西的《教有所思》《做最好的家长》;中外文学作品:老舍的《骆驼祥子》、英国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虽然文学作品是重读,但我还是读得津津有味,入情入境。因为以前读这两本书是在青少年时代,如今再读别有一番感受:为骆驼祥子的悲剧命运唏嘘,为鲁滨逊的不屑守成、倾向开拓、不甘平庸的实干精神喝彩。
  而当我读了《傅雷家书》《教有所思》《做最好的家长》这几本书之后,一股熟悉的、相通的情愫油然而生,完全感觉不到以前读教育理论书籍那般生涩难懂。特别是李镇西老师的《教有所思》让我感触很深。也许真如李老师所说的“生命与使命同行”的缘故吧!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引用了傅雷给他的儿子傅聪信中写到的一句话:“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李老师说他套用了这句话来提醒自己:先为人,次为知识分子,再为教育者,终为语文老师。他说知识分子的特质是思考,是判断,是创造,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同时也就是一名思想者,他应该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制高点俯瞰自己的每堂课,他的心中应该装着整个世界……我觉得李老师正是抱着这种信念,一边教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写作。从这点上不难看出李老师是个人格高尚,真正把教育当事业来干的人。
  同时,他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独立思考、保持个性、心灵自由的人。他说只有心灵自由的人才能独立思考,不迷信任何权威。他的话使我认识到批判与思考,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李老师是个富有童心、爱心的人。他说爱是教育的前提,但决不是教育的全部。由爱而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他说我们如果仅仅把教育当作一门职业,那将是很累的,而且累得被动——为学生累,为家长累,为领导累,为社会累……但如果我们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那么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自找”的,因而是心甘情愿的!爱学生也是爱得理所当然。如果你也读到这些文字,也一定会和我一样有同感——做个快乐老师并不难,只要学会享受师生之间的真情,享受工作的乐趣就行了!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作了一次自由、愉悦、美好的心灵之旅。教学路上,有它相伴,何其幸哉!
  
  有一种幸福叫感动
  □福建厦门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叶美莲
  我是一名教师,日子过得平淡如水,我渴望一种叫“幸福”的生活。但“幸福”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其实我无法确定。直到有一天,我不经意地走进了幸福,才明白,幸福来自一种叫感动的情愫。
  那天是雨天,我忙着去上课,结果弄得鞋子全都进了水,便穿着湿鞋上课。布置好作业,我便倚靠在教室门上脱下鞋,将里面的水倒出来,将湿鞋又重新穿上。走到门边,望着教室外愈下愈大的雨,脚便无意识地抽搐起来。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声“老师”让我回过神来。我一看,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小男生。“什么事?”我问他,他却没回答我。我发现他手里提着一双雨鞋,竟赤着脚。我满是疑惑,问他:“你怎么光着脚啊!”突然,他将雨鞋朝地上一放,说:“给您!”然后跑到了座位上。“给我?”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瞧了瞧他放下的雨鞋,雨鞋上印着机器猫的图案,挺可爱的,只不过太小了。我突然明白了,肯定是他看我的鞋湿了,便将自己的鞋脱下来给我穿,只是慑于我的威严,内向的他不敢说清楚。
  我感觉眼睛一下蒙起来,好久没有这样感动过了。擦掉眼泪,我提起地上的雨鞋,满怀感激地走到小男生的身边。我用手轻轻地抚了一下他的头,然后俯下身子对他说:“谢谢你!可是老师的脚太大,穿不上。来,把脚伸出来,老师帮你把鞋穿上!”他迟疑了一会儿,便把脚伸出来。我躬下身子,用手把他脚底下的湿泥揩干净,再慢慢地把雨鞋套在了他的脚上。这是我第一次为学生穿鞋,我知道,肯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一次课堂上,我控制不住自己打了个喷嚏,竟带出了一把鼻涕,而我又忘了带纸巾。愁眉不展之际,坐在前排的“淘气包”蔡见罡递给我一张带香味的纸巾。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那堂课,我一直沉浸在幸福中。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如此平凡而又感人的一幕幕举不胜举。这一次次的感动,让幸福的感觉真实地盈满心间,令我满足。
  
  无痕岁月
  □福建厦门同安第一实验小学陈振丰
  某日同窗偶聚,言及当年岁月,不尽之往事依然历历在目。为人师者已十五余载,却无一言可表。心中忽有一种悲凉,一种失落,一种怅惘……
  送走了一届毕业生又迎来新一届,从陌生到熟悉,从无尽的担心、繁琐到送走他们之后的释然。每次总是对自己说:还好,没出什么事,又功德圆满了。宛然绕地球之卫星,一圈一圈地往复。没有一丝成就感。那园丁与工程师的美喻丝毫不能在平淡繁琐的岁月中留下哪怕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忘却有过青春,忘却有过岁月,忘却有过理想,也不再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候,只是在尽数校历时会没有感觉地说声:又一年了……
  “老师,您找我?”一句熟悉的话打断了久违的沉思。这是个屡犯错误的孩子。转身看着他,发现不同的是已然没有了当年的盛怒。常听同事说被孩子磨得没有脾气了!没有脾气还有什么呢?原来,还有一种不被刻意装饰的情感,愈久愈新,愈久愈浓,如沉年之佳酿。那是什么呢?也许叫“爱”吧!
  记忆里有什么呢?有如空旷之原野,寂寞之深山。找不到、理不出昔日的自己,走过的岁月。然而,品味中隐隐有写满的回音,便是那不曾说出、不曾细想、不曾关注的情愫;是那不知什么,不为什么,却写满岁月的情感;是那被俗化、被泛化、被忘却了的“爱”。情到深处自无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