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母爱

作者:李 杰




  又是一个孩儿的不眠之夜……
  闭眼,便是妈妈的影子,可是,儿怎忍心望着您孱弱的身体,却钢铁一般给儿以无边的抚慰……
  睁眼,一缕温柔的目光透窗而入,儿又仿佛看到您那熟悉的笑脸,映着对儿无边的期盼……
  宿舍内悄然无声,唯有同学的轻酣声,伴着思念,儿又想到妈妈嘴里甜甜的催眠曲——
  “白杨树哗啦啦,哪个孩子不想妈……”
  手又一次摸摸颈上的“护身符”,泪如雨下,腮边滑落的珠儿哟,可别打湿妈妈为我缝制的小包,虽然里面仅是几根银丝。
  思绪如潮水,似轻纱,再一次飘向那遥远的家……
  柳枝拂水,小河弯弯,流过我家门口,载着春夏秋冬的记忆。春,播下憧憬;夏,汗水淋漓;秋,喜收盛景;冬,忙个不停……
  就在那诸多的忙碌中,妈妈渐渐瘦了,岁月留给了她抹不去的年轮的记忆……
  然而,她却无悔。她把一切都寄托给了她的儿……
  突然,有一天,我从学校“逃走”,丢下繁重的功课,顿觉一身轻松。那天妈正在河边洗衣。可当我走到妈身后时,心中再难平静: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饱经风霜,似刻意所雕的树皮,却又留有斑斑殷红的血迹。儿心痛!谁不知,十指连心哪!
  儿的眼模糊了……
  “妈!我来洗!”我夺过妈手中的衣服。她好诧异:“儿啊,你咋回来了?是星期天?”我摇了摇头。妈不解:“交书费吗?”“不!妈,不是的,我想您,才……”我还没说完,妈就立刻明白了,她脸一沉:“回去,不争气!”我还没明白咋回事,却已被妈推上了路……
  “天哪,这是我的妈?我朝思暮想的精神支柱?”我震惊了,哭着就往回跑……
  可是,一双大手拉住了我,是妈妈。她脸色好多了,但仍有些愠怒,“孩子,别怪妈!你可知道,儿呵,你可是妈的希望。妈为的就是你!你将来考上大学,才是好样的!”说完,她握住我的手,泪也落下来……
  “妈!您别生气!我知道您疼我,爱我。我一定努力学习,一定的……”我扑进妈的怀里……
  “哎!这才是妈的好孩子!”……
  我想去推车子,妈却推了出来。
  我刚要走,妈突然想起了什么,“等一会儿!”她奔向屋里……
  原来,是去拿一双手套。“孩子,妈昨天刚织好的,戴上它,看看合适不适合。”妈一边说一边给我戴上。
  我点着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我骑车远去了,妈却仍翘首凝望……
  以后,在学校的日日夜夜里,我更发奋读书了。因为我有最伟大的精神支柱……
  儿有万种情愫,儿有千种感慨……
  母爱啊,儿心中的爱!圣洁的,伟大的爱……世间万千种风情,唯有母爱最真诚。
  妈妈呀!倾给儿一腔真情,您自己却不再年轻……
  儿难入眠,久久的……
  
  评:细细品味
  开头很简明,一个“又”字就道出了多日来,彻夜难眠,睁眼、闭眼,辗转思念母亲的情怀。
  用“潮水”“轻纱”比喻强烈、缠绵、割舍不断的思母之情,生动、真切。“再”和“又”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具体描写妈妈的手,表现妈妈的无比辛劳。
  描写妈妈的神态、语言、动作,具体、真实,符合人物身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妈妈对“我”的疼爱,感人至深。
  通过描写这一细节,表现了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强烈抒发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并照应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和。
  
  [整体评析]
  这是一篇内容具体,感情浓郁,文理连贯,语言生动的优秀习作。
  说它具体,是因为文章不但详细记叙了妈妈在独自撑起所有家庭负担的情况下赶“我”重返学校读书一事,还不忘记述临别时妈妈送“我”手套这一细节;不但细致入微地描写出妈妈在事件中的语言、动作、神态,还不忘写出“我”在事件中的心理感受。
  说它感情浓郁,是因为文章既表现出妈妈关爱“我”的真情,宁可自己受苦,也要供“我”读书,又在字里行间表达出“我”对妈妈的关心之意;既重视在记述事件、描写妈妈言行神态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又懂得在文章首尾直抒胸臆,倾吐对妈妈的感激、思念与热爱之情。
  说它文理连贯,表现在文章条理清楚,衔接自然,首尾圆和,前后照应。
  说它语言生动,表现在文章用词准确、精当,言简义丰;语句通畅、妥帖,符合人物身份;多用比喻,而且形象、富有新意;善用省略号,以此帮助表情达意,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点评 杨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