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我和世界冠军比父亲

作者:胡玉兰




  世界冠军,这是作为一个小学教师的我无法攀比的。但是,我与他们比父亲却是可以的。
  姚明身高两米多,肯定与他父亲的遗传有关。而我的身高却不到1.6米,当然也与我矮个子父亲的遗传有关。姚明的父亲姚志源,曾是一名篮球运动员;而我的父亲,只是个乡下最普通的农民。姚明的父亲对姚明的要求只有六个字:“做好人,打好球。”我的父亲对我也有六个字教导:“读好书,做好人!”我如果站在姚明身边,高矮反差太大,肯定显得滑稽可笑。我的职业成就与世界冠军相比也惭愧之至。但是,我以原有的小学文化水平(文革期间读的中、小学,其教学要求较低),通过自学拿到大学文凭,靠努力评上高级教师,得以调到广州市来,对于一个来自乡下小学的我来说,这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这不能不归功于我憨厚父亲“读好书,做好人”的朴实教育。
  奥运体操冠军刘璇的父亲,为了她的体操事业而放弃了升迁机会。刘璇说:“当时我年满18岁本应退役,但父亲执意认为我的潜力还未发挥出来,辞掉工程师的职位,为我设计训练方案,鼓励我坚持下去。”我的父亲是个目不识丁的普通农民,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根本不可能为我设计什么。但是,当我面临“文革中读书无用论”的毒害,不想读书进取之时,父亲总是在我身边念叨“读好书才能做好人”的道理,让我获得了进取的力量。深夜里父亲为我挑煤油灯灯花的身影至今还留在我心中——如画如诗。
  来自浙江永嘉的朱启南在雅典为中国赢得了一枚射击奥运金牌。可是谁又知道这枚奖牌背后的沉重?他的父亲朱远是靠一个三平方米的纽扣摊含辛茹苦培养出这个世界冠军的。由此,我想起了我年老的父亲。那时,我读中学。为了让我能到学校寄宿,父亲带着风湿病到乡里的土油榨房做油榨师傅,其中起五更睡半宿流臭汗的酸苦,是不堪今天回想的。他一天劳累十多个小时,流汗流血就是为我挣“能在校住宿”的那四毛钱的寄宿伙食费啊。
  110米跨栏奥运冠军及世界纪录保持者刘翔的父亲刘学根经常提醒和鞭策并教育刘翔,不要固步自封,而要继续超越和提高。雅典奥运会女子一万米长跑金牌得主邢慧娜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当聊起邢慧娜的时候,他显得非常自豪:“邢慧娜是我的好女儿,她是我们全家的骄傲。”我的父亲和他们的父亲一样,总是期望自己的儿女事业有成,总是以儿女的进步而感到欣慰。普通人的父亲与世界冠军的父亲在这些方面没有什么区别啊!
  当然,我们大多数人在事业的成功上,与世界冠军是无法比的。见贤思齐,我们可以向世界冠军学习。每个人不妨在自己的心中,树一个“争当世界冠军”的目标,或树一个“自己的奥运目标”吧。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要做北京奥运的主人,我们自己的“奥运目标”是什么呢?要知道,我们普通人的父母与奥运冠军的父母相比,并不差啊。
  
  评:细细品味
  “我和世界冠军比父亲”,多巧妙的选题,文章开篇就给人以极大的吸引力,充满新鲜感。
  作者将自己父亲与姚明的父亲对比,自己虽然所取得的成就与世界冠军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父亲的“读好书,做好人”与姚明爸爸的“做好人,打好球”堪有一比。
  这里,作者将父亲与刘璇的父亲相比,同样的支持和父爱给了他们正确的引导。
  一个用三平米的纽扣摊培养出一个世界冠军,一个在乡下的土油榨房给孩子挣出住校的四毛钱伙食费。何其伟大、何其光荣的中国父亲!
  作者明确点出大多数人在事业上确实是无法和世界冠军相比的,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也有一颗争当世界冠军的拼搏之心!
  
  [整体评析]
  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难得的好文章,作者将自己的父亲与数位世界冠军的父亲一一对比,虽然父亲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他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位世界冠军的父亲。而作者自己呢,虽然和大多数人一样在事业上与世界冠军无法相比,但是也毫不惭愧,因为他始终有一颗积极向上的拼搏之心,这才是最为可贵的。整篇文章基调健康,视角独特,立论新颖,结构清晰,一层层对比鲜明而有气势,将文章顺利地推向高潮。
  (点评 唐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