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江苏又评出七名幼儿园特级教师

作者:佚名

动,以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成长为目标,立体整合时间、空间、人员、资源等教育力量,有效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只争朝夕,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把每一天作为自己成长的起点,是李艺然对自己的要求;经得起推敲,经得起琢磨,是她追求的境界,也是她富有感召力的原因所在。
  
  冯雅静
  
  冯雅静,1966年11月出生,常州市人,中共党员,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实验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省市幼教先进工作者、市“十佳青年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常州市武进区政协委员、“十佳教师”、“十佳校长”、省舞蹈家协会会员。
  在“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幼教研究课题,及中法合作项目“做中学”的研究。在课程改革方面她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构建本土化游戏课程,主编出版了《本土化游戏集锦》,有关经验在全市得到了广泛推广。多年来,先后有40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1993年任园长以来,她大胆开拓、敢为人先,1997年易地新建了当时常州市规模最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新园。幼儿园被评为省示范幼儿园、省绿色幼儿园、国家级“蒲公英少儿文化园”。
  冯雅静多才多艺,在古筝、舞蹈、节目主持等方面很有特长,先后荣获省、市优秀演员奖,辅导的幼儿节目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放。
  
  曹连英
  
  曹连英,1983年中师毕业后在盐城市幼儿园工作至今。通过自学,她完成了学前教育、教育管理的本科学习。盐城市第一批幼教学科教学能手,第三批学科带头人。先后被评为市“新长征突击手”、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艺术教育先进个人”。长期以来,她立足于幼儿的长效发展,用开放、多元的全语言教育思想,创设各类听、说、读、讲的环境,实施富有情趣的适宜的语言刺激,促进幼儿听、说、读、写多种技能的和谐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幼儿兴趣为切入口,以情感为启发,以经验为引导、以游戏为基本手段的语言教学特色,新《纲要》施行后,作为教学管理人员的她,提出了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以促进幼儿、教师共同发展为目标,以主题为框架,以生活为基础构建特色园本课程的设想并付诸实施;作为盐城市的幼教学科带头人,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使不少教师成为园内骨干及市内骨干。在潜心钻研的同时,她还勤于总结,撰写了二十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赢得了同行、家长、社会的赞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