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对活动生成资源的有效经营
作者:王小英
捕捉精彩亮点
教学活动不—定追求完美,但我们可以捕捉教学活动中的精彩亮点,善于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东西,将其生成为珍贵的教学资源。这些精彩亮点可分为可预约的和不可预约的亮点:可预约的亮点就是可被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的,活动中只要教师自然地加以利用,孩子们就能产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不可预约的亮点就是常常被教师忽视的和出乎意料的,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
教师在活动中真诚的微笑、热情的话语、丰富的肢体语言等,无疑是孩子敢说、敢想、敢辩的催化剂。但假如教师太多地追求教学环节的丝丝入扣,忽略孩子们的真实感受,那么孩子们会习惯于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框框中有条不紊地学习。
我曾听过语言活动课《岩石上的小蝌蚪》。在活动结束时,教师用伤心的语调讲道:“天越来越热,岩石上的小蝌蚪为了等两位小哥哥被晒死了。”该教师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们会对讲信用的小蝌蚪表示钦佩的,但没想到有一位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小蝌蚪干嘛这么傻?它们应该跟着小鸭子到小河里去。”我为孩子的质疑表示赞叹,可该教师却一脸愠怒,硬生生地否决了孩子的说法,并迫不及待地把孩子们的思维拉回到他预先设计好的轨道上。作为教师,就应尊重孩子们的感受,尊重孩子们的现实思考,让孩子们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习;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就应及时做出积极的应答,让孩子们在质疑中寻求真知,让孩子们敢于向教材、向教师挑战。
再以那次活动课《岩石上的小蝌蚪》为例,当孩子提出小蝌蚪应跟着小鸭子走时,教师就应抓住这位孩子的质疑,点燃孩子们思考的火花,反问小蝌蚪为什么应跟着小鸭子走?促使孩子们更加有效地学习和发展。
也许孩子的想法非常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但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会在幼稚、错误的背后发现很多很好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就应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让教学活动充满生成的美,让个别孩子的质疑变为全体孩子对知识的推敲。
支持精彩“越位”
教师在活动中应善于运用生成的资源,使教学活动更加多姿多彩。我曾开展过语言活动课《龟兔赛跑》,活动开展前,我先向孩子们说明了龟兔第一次赛跑的情况,然后打算按照精心设计的教学思路开展活动。没想到我刚导人,孩子们就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我很好奇,微笑着问:“你们是不是对龟兔赛跑有看法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乌龟太自以为是了,让它赢了一次,已经便宜了,它不可能再赢了。”“这次比赛小兔子肯定赢的。”“不,我认为这次比赛乌龟有可能还会赢。”“对,说不定兔子又偷睡觉了!”听着孩子们响亮的争论,我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我仍一味地根据自己主观编制的活动开展教学,那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肯定不浓。于是,我灵机一动,微笑着问:“谁认为这次比赛乌龟会赢?谁认为这次比赛兔子会赢?”接着,我根据孩子们的观点将他们分成正、反两方,并让他们说说自己观点的理由。孩子们的兴趣可高了,他们进行着针锋相对的辩论。
在该活动中,我接纳和运用了孩子们生成的资源,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思路探讨问题,让孩子们在自由自在的氛围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虽然我预设的活动目标没有完成,但整个活动充满了智慧与创造,孩子们的生成内容已成了教学运作的助推器。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对孩子的“越位”要多一份机智、多一些欣赏。使蕴含于教材文本中的“冰冷的美丽”化作孩子“火热的思考”,从而引领孩子共同进入发幽探微的教学境界。
教海撷贝
教师要想有效经营教学活动中的生成资源,就需要有一双慧眼,能发现孩子的发展;就需要有创新的胆略和气质,能超越自我理解、自我赋予和文本赋予,合理运作“节外生枝”,珍惜生成资源、最大限度地加以开发、利用,挖掘其有效性。惟有如此,教学活动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才会高潮迭起、异彩纷呈,才会真正成为师幼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