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老师,也给我梳梳头》等
作者:陈晋颖等
午睡起床后,有些长头发的女孩把头发睡得很乱,我都要给她们梳一梳。最近,我发现当我给长头发的女孩梳头时,那些短头发的女孩就投来羡慕的眼光。有的还埋怨:“都是妈妈啦,给我剪成短头发,不然……”就连一些男孩也蹭到我面前说:“老师,也给我梳梳头吧。”当我给他们随意梳几下后,他们竟露出了莫大满足的笑容。原来,每个孩子都有对老师爱的渴求,老师小小的爱的举动便能让他们获得很大的满足。从那以后,我尽量给所有的孩子都梳梳头。
汽车加油啦 杨淑英
班上有一些孩子不喜欢喝豆浆,无论我怎样解说喝豆浆的好处,他们就是不肯喝。为了让他们肯喝豆浆,我设计了开汽车游戏。在喝豆浆前,我对玩汽车游戏的孩子们说:“小司机们,你们的小汽车该停下来加油了。”于是,孩子们满心欢喜地拿起了杯子。我一边依次给孩子们倒豆浆,一边神秘地说:“给你多加点油,以后你就跑得更快了。”然后在孩子的鼻子上轻轻一按“按钮”,这辆“汽车”就开始“加油”了。没轮到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喊:“老师,快给我加油!”喝了的孩子也喊:“老师,我还要加油!”就连平时不喜欢喝豆浆的那几个孩子,也坐不住了,嚷着:“老师,我们的汽车也要加油啊!”……不多时,全班所有的“汽车”都加了“油”。后来,我又创设了“大象吸水”,“奥特曼的能量”等喝豆浆游戏,孩子们伴随着这些游戏,渐渐地喜欢上喝豆浆了。事实上,教育如果能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数学课生活化 白玉莲
每次上数学课时,孩子们都显得无精打采,怎样才能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呢?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将数学课迁移到生活中去,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如散步时让孩子们玩“宝宝眼睛真能干”的游戏,引导他们观察车轮、房子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食物时让孩子们主动去数、去分配,有条件的还可以教他们做简单的记录;进餐时,让孩子们玩“碗筷找朋友”的游戏,引导他们把碗和勺子一一对应,按照进餐人数准备相应份数的碗筷等;户外活动时,让孩子们玩“说说我在哪儿”的游戏,引导他们学会表达正确的方位……总之,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教育的契机,我们抓住这些契机,使孩子们在轻松自然的生活情景中获得数学知识,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班级早报 王小莉
在读《华商报》时,我来了灵感,何不办一份属于我班自己的报纸呢?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了班级早报(分为《天气预报》《班级要事》《每日之星》等几个版块),并选出了报纸的主编、记者,美编等职务,规定一星期轮换一次,确保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一切就绪后,孩子们画的画,写的写,将班级早报办得丰富多彩。这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各种能力,又向孩子们传播了丰富的知识。
巧识“>”“<”号 王 燕
为了让小朋友理解“>”“<”号的意义,我把“>”号形象地比作嘴巴。“>”号的前面开着口,比作大嘴巴;“<”的前面尖头的地方,比作小嘴巴。数字表示嘴巴要吃的食物,大嘴巴吃大的食物,小嘴巴吃小的食物。例如食物3和5,5大3小,所以大嘴巴吃食物5,小嘴巴吃食物3。用这种方法,小朋友很快掌握了“>”“<”的意义。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