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大班“做中学”活动:拆装圆珠笔

作者:张丽霞




  
  活动目标
  
  1.在拆笔、装笔的过程中探究圆珠笔中各种材料之间的关系,获得有关空间关系的经验。
  2.在拆装的过程中锻炼手部的精细动作,初步培养组装物件的能力。
  
  活动准备
  
  圆珠笔、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圆珠笔,引导幼儿猜想圆珠笔的结构
  师:昨天老师买了支圆珠笔,你们会用吗?请几位幼儿用圆珠笔写写画画。
  师:你们刚才在写的时候发现了什么,请你猜猜,圆珠笔中会有哪些东西?教师请幼儿记录自己的猜想(集体记录)。
  教师分析:这一环节直截了当地让幼儿接触圆珠笔,在联系生活经验的同时对孩子提出了猜想的要求,并且,在猜想之前,注意启发幼儿根据使用的方法猜想圆珠笔的内部结构,让幼儿的猜想更具目的性。从幼儿的猜想结果看,教师的引导起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幼儿拆圆珠笔
  
  1.引导幼儿拆圆珠笔,并记录。师:现在请你们把圆珠笔拆开来看一看,里面究竟有什么,拆的时候注意看看每一种东西的位置,并把每一样东西记录下来。(教师出示记录纸,讲解记录方法)
  幼儿拆笔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发现做法比较特殊的幼儿,注意提醒幼儿将拆下来的东西放在筐里。
  教师分析:
  争论一:是否要规定幼儿不能先装笔。
  教师A:有的幼儿把圆珠笔拆开后很快就又装好了,所以,在记录的时候不知道究竟有多少零件。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幼儿拆之前应该提醒他们不要急于装上去。
  教师B:幼儿急于装上去是一种探索行为,应该鼓励他们自由去探索。
  教师A:可是,这样他就不能准确记录所有的零件,而且,到下面要装圆珠笔的时候还要重新拆。
  教师C:我也觉得科学活动应该注重幼儿科学品质的培养,科学探究也要讲究一定的规则,如果一味地让每个幼儿自主活动,会导致活动的杂乱无章。
  执教老师解决策略:当孩子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时,却要让他停止探索活动,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而且,他会无心做其他事情。因此,我认为教师不需要阻止他的行为,只要及时引导他再一次把笔拆开来进行记录。这一方面满足了幼儿探索的愿望,另一方面也给幼儿增加了一次操作的机会。对于能力强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他更多的“任务”,才能符合他能力发展的需求。
  争论二:孩子的弹簧在自己也不知道的情况下飞掉了,教师是否要及时告知。
  教师A:我觉得教师要及时告知,因为幼儿自己根本就没意识到弹簧飞掉了,也就不知道圆珠笔里面还有弹簧这样东西。如果别人不告诉他,他就没有办法把笔装出来了。
  教师B:我觉得教师没有必要告诉他,就应该让他装不出来,在体验失败的同时寻找原因。教师借此可以引导幼儿在拆装的时候一定要轻手轻脚。幼儿只有在体验过失败之后才会更加重视教师的提醒。如果每次总是教师提醒在前,幼儿并不会把教师的话放在心上。
  教师A:可是这样会影响活动的进程,增加不必要的环节。如果教师提醒在前,幼儿完全能够做到,那不是更好吗?
  执教老师解决策略:“做中学”活动提倡培养幼儿的“行前思”,就是要让幼儿在做事之前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有一定的设想,而不是走一步算一步。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重来一次,都有机会补救。教师应该让幼儿学会完善自己的思维,不能总是等到失败了再来寻找原因。因此,教师在幼儿拆笔之前可以适当提醒一下,让幼儿注意轻拿轻放,在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动作。如果在提醒之后还有幼儿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可以参照教师B的做法。
  2.请个别幼儿演示并讲述自己拆的过程,重点帮助没有拆成功的幼儿分析原因。
  教师分析:
  教师A:在这个环节中,没有必要再让幼儿来演示了,因为刚才所有的孩子都已经拆过了。重点要让幼儿了解圆珠笔中一共有几个零件,然后对照自己的记录看一看,是不是把所有的零件都记录下来了。
  教师B:这个环节重点要帮助没有拆成功的幼儿。教师可以直接提问:“刚才在拆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通过幼儿反馈的问题来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从而帮助没有成功的幼儿积累经验,也帮助在拆的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的幼儿总结经验。
  教师C:我觉得要把幼儿拆开圆珠笔后的发现与猜想时的记录进行对比,让幼儿知道刚才的猜想并不完整,以此帮助幼儿加深印象,提升经验。
  执教老师解决策略:这个环节的任务是让幼儿明确拆笔的结果,并总结操作中的一些问题,为下一步操作做准备,确实没有必要再让幼儿重复拆笔的过程了。可以先采用教师B的做法,梳理一下幼儿遇到的问题(如果幼儿难以表述,可以进行演示),让幼儿了解正确的拆笔方法,然后再引导幼儿去看一看圆珠笔里面有哪些零件,提醒幼儿要把所有的零件都记录下来。
  
  三、装圆珠笔
  
  1.引导幼儿装圆珠笔。师:刚才我们把圆珠笔拆开来,你们能不能再把它装起来?可以先想一想,应该先装什么,后装什么?请小朋友把自己装的顺序记录下来。
  2.幼儿装圆珠笔,教师注意观察装不出来的幼儿。
  教师分析:
  教师A: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很容易就把笔装好了,那么剩下的时间他没有事情做了,只能去寻找其他的刺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该怎么办?
  教师B:我觉得可以让他们去帮助能力差的孩子。
  教师C:这样不是很好,因为孩子之间的帮助往往是“取代式”的,这样能力差的孩子仍旧没有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还失去了一次探索的机会。
  教师A:是否可以提供一些结构更加复杂的圆珠笔给这些孩子,让他们接受更大的挑战。这样,一方面能够顾及幼儿能力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维持活动秩序。
  执教老师解决策略:我觉得A的办法很不错,决定在下一次的活动中尝试这种方法。
  3.请部分幼儿交流自己的做法,教师记录下正确的组装顺序,并总结:要把笔装好需要两个条件:①所有的零件都齐全;②按照正确的顺序。
  教师争论:是否该让幼儿记录装笔的顺序。
  教师A:我觉得应该记录,因为“做中学”强调记录幼儿的思维过程,顺序的记录正是幼儿探索过程的体现,应该把它记录下来。
  教师B:从今天孩子的记录情况来看,记录不但没有能够体现幼儿真实的做法,而且变成了孩子的一种负担。孩子的思维是知觉行动思维,他知道怎么做,但是,当他在回忆的时候,就不能完全反映出来了。更何况,一支圆珠笔中有很多的零件,这也给幼儿回忆带来了困难。因此,我觉得让幼儿记录顺序是不切实际的。
  教师A:可以让幼儿装一步,记一下,这样就不会弄乱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