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2005年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分析

作者:王化敏




  我国幼儿教育在经历了20世纪末期起伏跌宕的发展历程后,满怀希望地进入了新的世纪。五年来,在国家推行经济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经历了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小学教育资源调整、国有企事业单位教育职能剥离等教育改革后,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幼教事、业的新体制尚未建立,因而事业发展受到了强烈冲击。但是,在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广大幼教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使“十五”期间幼教事业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现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作粗略的分析
  
  一、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得到一定的发展,3~5岁幼儿毛入园率得到提高。
  
  “十五”初期,在园幼儿人数继续下降,2003年降到10年来的最低水平。2004年,在园幼儿人数开始上升,2005年回升到1996年的水平 据统计(见下表),2005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12.44万所,比上年增加5.5%;在园幼儿人数2179万人,比上年增长4.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41%,学前一年入园率为72.7%,“九五”末与“十五”末比较,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增加3.3%;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下降了2.7%。按照国务院(2003)13号文件中规划的“2007年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55%”的目标预测,2005年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须达到47%,而“十五”期间国家规划目标没有实现。与世界9个人口大国相比较,我国幼儿教育的毛入园率还远远落后于墨西哥和巴西25~35个百分点。
  
  
  二、城乡学前教育事业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1.城市幼儿园在园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幼儿园数量有所减少,办园规模扩大,班额略有减少。
  2005年城市幼儿园达3.33万所,比上年增长1%;班数为19.78万个,比上年增加了1.7%;在园幼儿数569.2万,比上年增加了2.8%。在园幼儿数达历史最高水平。
  “十五”期间,城市幼儿教育得到一定发展。与2000年比较,2005年在园幼儿数增加了13%,班级增加了23%,但幼儿园的数量减少了10%;幼儿园生均人数2000年为136人,2005年达到171人,增加了25%,办园规模明显扩大;幼儿园班额2000年为31.24人,2005年为28.77人.班额略有减少。
  上海、天津、青岛、沈阳、北京等许多大城市的幼儿入园人数达到或超过100%,许多大中城市不仅基本满足了本市幼儿人园的需要,也为外来人口中的儿童入园提供了一些机会。
  2.县镇幼儿教育呈下降后出现稳步回升的状况,在园幼儿数略有增加,但办园规模扩大,幼儿园数减少了。
  2005年县镇幼儿园数为3.09万所,比上年增加0.5%;班数为18.25万个,比上年减少6.7%;在园幼儿数592.9万,比上年增加了9.9%,是5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
  “十五”期间,县镇幼儿教育出现下降后稳步回升的状况,基本保持在“九五”末的水平。与2000年比较,2005年县镇在园幼儿数仅增加了2.4%。但幼儿园数量减少31%,减少幅度很大,幼儿园办学的规模明显扩大,2000年幼儿园生均人数为128人,2005年达到192人,增加了50%。这表明,“十五”期间,利用县、镇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校舍改建的幼儿园在扩大幼儿园的规模上取得了较显著的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的发展应与国家加快城镇化建设的目标相适应,必须加强县镇小区配套园的规划和建设,在政府办好县、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同时,应鼓励社区、社会力量办园,保证城镇不断增加的人口中的幼儿能有机会接受教育。同时,县镇幼儿教育合理布局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政府要科学布局,幼儿园不宜过于集中,规模不宜过大,否则不利于家长接送及保证儿童的安全。
  3.农村幼儿教育连续8年发展下滑的局面近年得到控制,但幼儿园数和小学附设学前班大大减少。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连续8年下滑的局面到2004年才开始得到扭转。2005年农村幼儿园数为6.022万所,比上年增长11%;班数为39.46万个,比上年增加0.66%;在园幼儿数为1016.9万,比上年增加2%。学前班共计22.85万个,在班幼儿713.7万,比上年减少19.6%。农村幼教发展形势严峻。
  与2000年比较,2005年在园幼儿数减少了36%,幼儿园的数量减少了35%,农村学前班减少了35.2%。农村学前班的大量减少直接影响了农村幼儿受教育的机会。尤其是当前,农村有越来越多的留守和流动儿童,他们的早期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所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采取措施,加快乡镇中心园的发展,大力发展民办和多形式的幼儿教育,尽快改变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落后的局面,以缩小城乡差异,实现均衡发展。
  
  三、幼儿教育发展格局发生变化,集体办园和其他部门办园大大减少,教育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园增长幅度大。
  
  “九五”末与“十五”末比较:
  1.教育部门办园:2005年教育部门办园数2.57万所,比2000年减少27%,班数39.5万个,增加37%,在园幼儿数为1147.54万,增加了26.2%。
  2.其他部门办园:2005年其他部门办园为0.5825万所,比2000年减少62.6%;班数为4.265万个,减少47%;在园幼儿数为129万,减少49%,占在园总人数比例从11.4%减少到5.9%,减少近二分之一。
  3.集体办园:2005年集体办园为2.4054万所,比2000年减少70.2%;班数为8.42万个,减少71%;在园幼儿数为234.39万,减少70.5%。
  4.社会力量办园:2005年社会力量办园数为6.885万所,比2000年增加55%;班数为25.3万个,增加131%;在园幼儿数为668.1万,增加95.3%,
  “十五”期间,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2000年与2005年不同办别在园幼儿数比较来看,集体和其他部门从46.8%减少为16.7%,民办从12.7%增加到30%,而教育部门从40.53%增加并已超过52.7%。说明不同体制的幼儿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变化而发展。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教育部门办园将继续发展,并发挥其主体和主导作用;民办园将进一步发展,成为主要的办学形式;在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中,集体办园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他部门办园将继续在国家经济体制、人事制度改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