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课题研究中的“园际联动”模式探究

作者:刘定秀




  “十五”期间,由南京市建邺区教师进修学校、托幼办牵头申报,经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立项的课题——“生成、预成技术在幼儿园课程设计中的运用”,现已结题并被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授予优秀研究课题奖。该课题研究的突出特点是,一批幼儿园、教师、家长、幼儿、社区工作人员卷入了该课题的研究。我们把这种幼儿园之间联合进行课题研究的模式称之为“园际联动”。
  实践证明,开展“园际联动”式的课题研究,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幼儿园之间相互学习的需求,形成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加强不同幼儿园间、教师间、孩子间、家长间的协作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幼儿园开展教育研究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集聚各幼儿园的人、财、物、信息等有限资源,形成研究的合力;有利于管理机制的创新,推动师资队伍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课题研究中“园际联动”的组织构成
  
  “园际联动”的组织是指以某一研究课题为纽带,在一定的召集人或组织机构影响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能满足参与研究的幼儿园的需要、又有一定制度约束的研究机构。其组成包括两个方面,即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领导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统筹组织、安排整个研究过程,对研究起协调和调控作用;执行机构需要制订出具体的研究方案、管理制度以及计划的执行和落实。
  
  二、课题研究中“园际联动”的实施
  
  1.在“国际联动”中形成课题研究的相互专业支持。
  为课题研究提供专业支持是提高课题研究实效的重要举措。在“园际联动”的课题研究中,除了由总课题组提供文献研究的资料,组织大家学习,并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引领课题研究外,我们还十分注重以下相互专业支持的形式:
  ●名师引领:在“园际联动”课题研究中,我们成立了以南师大、省教科院、市教研室、幼儿师范学校等组成的课题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围绕课题定期对园长、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在课题研究的进程中加强与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把脉课题研究的方向。
  ●名园辐射:参与“园际联动”课题研究的园所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涉及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幼儿园。我们以省级示范园为窗口,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它们经常为区(片)内参与课题研究的幼儿园开放自己的教研活动,随时接受“推门听课”,提供实践研讨的现场,并采取沙龙式的交流方式,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难点、重点进行集体讨论,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骨干带动:参与课题研究的各幼儿园推荐2~3名骨干教师参与总课题组的教研活动,并与教研员一起共同承担引导青年教师学会听课、说课、评课的任务;骨干教师还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地将先进的教学方式落实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以“师带徒”的形式,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
  
  2.在“园际联动”的课题研究中打造课题管理队伍。
  建立和健全课题管理队伍是课题研究成功运行的重要条件。在“园际联动”课题研究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争取行政的支持和参与:虽然课题研究人员主要涉及教研员、园长、骨干教师、家长等,但实践中我们深感,争取各类人员对幼儿教育科研事业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行政领导的支持尤为重要。为此,课题组在“有为才有位”的思想指导下,不仅以课题研究的成效取得了行政领导在管理上的支持,而且还争取到了经费上的帮助。这为课题研究的成功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发挥教研员的协作、协调作用:教研员在“园际联动”的课题研究中起着桥梁或纽带的作用。他们经常深入研究的第一线,倾听来自各研究基地的反馈信息,了解教师在教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实施研讨。此外,为保证区域内幼儿园之间的有效互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方面由教研员协助课题组负责人进行科学协调和统筹规划。
  ●落实园长的责任和管理:园长是各园子课题研究的第一责任人。为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紧紧依靠和培训这支队伍,让他们在“园际联动”的课题研究中学会倾听、善于思考、乐于表达,做幼儿园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同时,通过面对面的园长论坛或利用区托幼办的网站平台进行交流,促使子课题负责人切实担负起课题研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由于责任明确,管理到位,各联动园逐年调整了投入教科研的经费比例并做到有计划稳步上升,保证了研究的顺利开展。
  
  三、“园际联动”案例浅析
  
  案例一:幼儿园之间互补共生
  在总课题研究的引导下,“园际联动”联合体优化组合和充分利用区内的教育资源开展研讨,集体智慧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1.同类型幼儿园之间有较多的共性问题。针对共性问题开展“园际联动”式的研讨,有助于各幼儿园之间互相取长补短,研究实效明显提高。
  2.各园的课题研究在寻找共性问题的同时,能够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这也为总课题提供了多样化的研究视角。
  3.课题研究交流的形式多样化,有案例剖析、公开课、主题沙龙等。这不仅使课题研究充满了生机,也为其他基层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培训和学习的现场。
  
  案例二:分享教育研究成果
  总课题的研究带动了子课题研究的正常运转,课题研究的成果资源共享,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1.加速带动了原本没有启动课题研究的幼儿园进入了“园际联动”研究的行列。
  2.所有研究人员获得了第一线教学研究的直接体验,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大量的课题研究成果让幼儿园共享,既通过实践检验了研究,提升了研究的质量;同时又迅速提高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促使一些幼儿园在课题研究的五年内先后成为了省、市级示范园。
  4.基层幼儿园教师得到了在教学“技术”方面实实在在的指导,无论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还是教育教学能力都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案例三:跨区域协议交流合作
  在园际间相互交流和协作的良好氛围影响下,更多幼儿园开始踏出园门,寻求各类跨区域协议交流活动。如省级示范沿河幼儿园与地处长江小岛的农村江心洲幼儿园成为了“姐妹园”。江心洲幼儿园定期派教师到沿河幼儿园跟班培训,而该幼儿园则成为了沿河幼儿园的“生态实验基地”。沿河幼儿园定期带孩子、家长、教师与该园及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形成互动。建邺实验幼儿园与新疆库尔勒地区的幼儿园结成了“中西部地区共建友好交流单位”,春晖这所大集体幼儿园与民工学校开展了“爱心援教一日行”的活动。
  1.交流合作范围的拓展,有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幼儿园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交流合作的内容,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幼儿园在教学和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拓宽了课题研究中的视野和教师培养的思路。
  
  四、对课题研究中“园际联动”模式实施的几点思考
  
  1.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园际联动”在实际操作中,各园之间可能会产生权衡利益大小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以平和、开放的心态来自然融入“园际联动”之中。组织者要合理、灵活处理各种关系,只有这样,“园际联动”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2.课题研究中的“园际联动”模式是课题研究实践的新探索,这种模式应引起幼儿园上级行政、业务管理部门的重视,并使这种活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得以推广和制度化。
  3.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园际联动”要在现代信息基础上深化,联动的幼儿园要为活动开展搭建信息技术平台,通过校园网、互联网等来提高互动交流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