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作者:王 淼




  近年来,幼儿在园内的安全已成为最让家长担心的事情,据不完全统计,仅2005年1~4月,幼儿园就发生恶性伤害事件19起,涉及全国9个省市,造成9人死亡。由此可见,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视已刻不容缓。
  
  一、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影响因素
  
  1.社会对幼儿教育重视不够。幼儿教育在大多数地区尚未纳入基础教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多数幼儿园被推向了市场,“断奶”或“改制”使原来严谨规范的管理工作受到了强烈冲击,如: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违规扩大办园规模,招收过多幼儿,师幼比例悬殊过大,教师看护不过来;环境创设选用低廉、劣质的装饰材料;不重视饮食卫生,选用过期食品;民办幼儿园数量激增,但管理力量严重不足,制度建构不完善,聘用的多为非专业人员。
  2.成人防范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幼儿园是集体保教机构,幼儿接触面广,交叉感染机会多,传染病极易蔓延,而部分教职工由于认识不足导致行为上的随意性。有的老师经常说:“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不是也没出事吗?”如果总抱有“教育是硬任务,安全是软任务”这种心态就会大大降低安全工作的力度。
  3.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对象是幼儿,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大,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适应外界能力较差,而孩子活动欲望强烈,自我保护意识又弱,特别容易遭受伤害。
  
  二、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应对策略
  
  1.安全教育的前提——环境。一所安全的幼儿园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幼儿园选址应在安全区域。
  (2)幼儿厕所采取开放式设计,避免幼儿躲在里面构成危险。
  (3)幼儿床离地面距离不可太高。
  (4)幼儿园建筑用房不宜过高,最好不超过4层;楼梯窗户要有护栏且间隔合适。
  (5)供幼儿使用的玩具、家具无论何种质地,棱角都要磨光。
  (6)户外运动场地、运动器械位置的摆放应避免拥挤。
  (7)大型器械要安装牢固并定期检修。
  (8)玩具是幼儿每天都要接触的,要避免提供过小玩具零部件;新玩具的塑料外包装拆开后应立即扔掉。
  (9)电灯及电源插座安装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
  (10)妥善保管药物,放置在固定位置,由园内专职人员负责喂药,核对药名计量后督促幼儿吃完并做详细记录。
  (11)衣架高度与幼儿眼睛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线。
  (12)各区角在开放前应反复比较,经过试用再正式让幼儿使用……
  2.安全工作的实施者——教职工。安全工作是一项涉及全园各部门的工作,全园教职工都应把幼儿安全问题置于头等重要地位。幼儿园要经常组织教职工学习国家相关文件和政策,在此基础上制定本园的安全责任制,力争做到人人皆知、人人关心、人人负责。
  幼儿好动、好奇心重,有极强的探索精神,这些都给幼儿园安全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为此许多老师在实践工作中限制孩子活动,减少甚至禁止幼儿户外活动。殊不知这种简单的禁止很可能更加刺激幼儿的好奇心。与其消极防范不如积极应对,教师应特别注意加强幼儿的常规训练,在各项活动中给出具体指导,教育与信任并重,“管”与“放”并举。
  幼儿在班级中接触最多的是教师,不可否认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不做存在安全隐患的事情。
  3.安全工作的支持者——家长、社区。就幼儿安全而言,取得家庭、社区的积极配合尤为重要,否则来自任何一方的消极影响都将抵消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般而言,幼儿入园前要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入园后还要做定期检查。家长不要隐瞒孩子过往病史,要积极配合使教师掌握易感儿童,建立必要的预防接种卡片制度,避免传染病在幼儿园内大范围流行的可能。
  4.安全工作的内容——渗透于游戏和生活中。“要让一片田地不长野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深入安全教育,让幼儿知道保护自己的安全是自己的责任,才是最重要的。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应涉及幼儿生活的全部范畴,如入园、晨检、早餐、游戏、午睡、娱乐、户外活动、离园等。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感知、认识潜在的危险和可能的伤害,了解并严格遵守更多的安全制度,面对危险处境会采取应急措施,如:滑梯上不彼此推挤;奔跑过程中不随便撞人;不将玻璃等危险品放人沙土池中;球飞到园外知道请老师帮忙拿回来,自己不擅自行动;户外活动不远离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