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刘慧博客选载 

作者:佚名




  情感的阶梯
  
  在老师们热切的期盼中,暑假终于来到了。主持结束会议的老师幽默地对我说:“刘园长,你要布置多少作业让我们暑假做呀?要我们写几篇论文呀?”我淡淡一笑,是呀,老师们习惯了在暑假的结束会议上听任务布置。难道,我们非得这么“麻木不仁”地布置作业,让老师“无可奈何”地完成作业不可吗?思考了整整一个上午,我决心放飞老师的身心,让老师轻轻松松过暑假。
  一上场,我就说:今天,我要说的是暑假必须做的七件事。话音刚落,底下老师窃窃私语了一阵。我顿了顿说了第一件事:
  常回家看看父母
  父母住在哪儿,哪儿就是我们的家。那里是我们永远的驿站,纵使我们浪迹天涯,心却永远走不出那个家。常回家看看,来保持这份亲情;常回家看看,来体现这份孝心;常回家看看,来延续这份无休无尽的爱。
  老师们有的惊讶,有的若有所思,有的颇有同感地点头,特别是父母远在他乡的老师悄悄地拭去眼角的泪水。
  第二件事:
  拜访恩师
  “如果你认识这行字,请感谢你的小学老师。”写在纽约一辆小车上的这句话,比它的轮子还快地感动了不同国度的不同职业的人们。在每个人的心底,“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都会被细细珍藏。“恩师”两字,不知会引发多少酸甜交织的回忆和无以言诉的感激。然而,毕业后,忙忙碌碌,偶尔会在梦中看到恩师渐多的白发,那么,沿着学生时代那熟悉的小路,去拜访一次恩师吧。
  自己做了教师,对于这个提议,老师们都在点头应和。
  第三件事:
  重回童年居住的地方
  好多年前我居住在乡间
  居住在民歌的深处
  笛声的背面 在菱花盛开的七月
  与我结伴而来的水鸟
  已渐次深入梅雨的心境
  呵 水鸟我的伙伴
  这样的夜晚请你不要飞离
  在秋天到来之前
  我们还要涉过一条很深的河
  
  
  在乡村,简简单单就是快乐!享受田园生活,对于城市人来说是一种向往,但并不适合长久居住,毕竟,尘缘未尽,无法心平气和地永远生活在这样的世外桃源,重要的是——一体验另一种生活,重拾童年的回忆。
  当我声情并茂地朗诵完诗歌,老老师们显然陶醉于这种意境中。
  第四件事:
  每天阅读15分钟
  阅读,应该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沉浸于书中,就会体验到文字是多么重要的东西。每天阅读十五分钟,这意味着你将一周读半本书,一个月读两本书,一年读大约20本书,一生读1000本或超过1000本书。这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博览群书的办法。如果专注于某一领域,你会在几年内就轻松地成为一名学识广博的专家。
  或许是这一连串的数字又给老师带来了震惊,有人的眼神告诉我她会坚持读书的。
  第五件事:
  到心仪的地方去旅行
  一个人走过的路越多,他的生命就越精彩,这似乎印证了一句话: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外出走走吧,享受迎面而来令人感动的风吧;寻找心底激情的燃点吧!我们改变不了周围的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我们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世界就像一本书,不去旅行的人只读到了其中的一页。”那么,不要放弃发现与寻找美丽的机会吧!
  更多的老师流露出了渴望的眼神。有人的眼角有了笑意,大概是想好了去哪里旅行了吧!
  第六件事:
  给喜欢的报刊投一次稿
  五大洲的400多位作家。对“你为什么写作”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中国大陆作家巴金的回答是:“我以文学改造我的生命、我的环境、我的精神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回答说:“我写作是要我的朋友爱我更久。”现在,就把自己的经历、思想、感叹用文字记录下来吧!然后,把它投给你最喜欢的报刊。成功的画家盯着画布说:“里面有一幅美丽的风景,等着我把它画下来。”作家盯着稿纸说:“这儿有一本旷世名著,等着我把它写出来。”那么,还等什么呢,赶快拿出稿纸来吧!
  同样是提出写文章的要求,但有了以上铺垫,老师们没有了以往的过激反应,也没有麻木的表情,显然我的话语已经给她们带来了动力。
  第七件事:
  为自已制订一个奋斗目标
  曾有人巧妙地把人比喻为一条船。在人生海洋中,大约有95%的船是无舵船。他们总是漫无目的地漂泊,面对风浪海潮的起伏变化,他们束手无策,只有听其摆布,任其漂流。结果他们要么触岩。要么撞礁,以沉没而告终。还有约5%左右的人,他们有方向、有目标,又研究了最佳航线,同时学习了航海技巧。这些船从此岸到彼岸,从此港到彼港,有计划地前进。那些无舵船一辈子航行的距离。他们只要两三年就达到了。人生需要仔细规划。没有仔细规划的思考习惯,只能使自己每天过粗糙的生活。所以,利用假期好好为自己订个奋斗目标。
  我结束了自己的发言,掌声自发地响了起来。我觉得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换位思考,多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想。教师究竟需要什么?只有心意相通。才能触动教师心底的弦。
  
  不是焦点的阳光不能燃烧
  
  开学报到的第一天,召开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我意气风发地作 新学期工作报告。老师们静静地聆 听,时而微笑,时而沉思,我能感觉到五十多双眼睛在注视着我,从老师们的眼睛中我读到的是期待,是信任。说实话,我非常享受这种注视,我喜欢和老师们心与心的沟通,我更在乎眼神与眼神的交融。
  在那么多目光中,我能捕捉到一缕最亮最亮的光束,那是这学期新分配的小王老师的眼神。那眼神那么清澈,那么晶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用颜色来形容,那一定是红色,燃烧的红色。跳跃的红色,激情的红色。为什么同样的注视,带给我的感觉却如此不同?我深深地问。
  我相信那种目光我们都曾有过,初踏教坛,我们都曾渴望过,期盼过,激动过。眸子中的光泽都曾经朗照过我们的前程。是什么让我们明亮的眼睛渐渐暗淡?是什么让我们沸腾的激情渐渐沉静?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苍老了容颜,憔悴了心。每天相同的环境,差不多的工作程序,虽然忙得不亦乐乎,却有一种厌倦隐隐爬上心头。是可怕的职业倦怠,它像一条小小的虫子,悄悄腐蚀着你的意志,慢慢消磨着你的激情。
   想起读过的一个经典故事:一个印度教徒,到喜马拉雅山去朝圣,那些地方是最难走的,道路非常狭窄,道路旁边是一万英尺的深谷,终年积雪。只要脚稍微一滑,就有可能丧命。那个印度教徒背着很少的行李艰难地走着,就在他上方的小路,他见到一个女孩,年纪不过十岁左右,她背上背着一个很胖的小孩,一直在流汗,而且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