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万圣节”主题活动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李生兰




  
  二、观察后的思考
  
  对这5所学前教育机构的随机观察。引发了笔者的许多思考。
  思考一,以儿童为本设定主题。对幼儿来讲,万圣节是个非常特别的节日。因为它更多地和纵情玩闹联系在一起。自然倍受他们的喜爱,所以也就成了学前教育机构一个重要的主题教育活动。每个班级的教师都以万圣节为中心,精心设计活动。
  思考二。重视环境的渗透功能。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来让环境说话。在每个班级都洋溢着万圣节的喜庆气氛,墙壁上张贴着南瓜、蝙蝠、黑猫、蜘蛛、骨骼的图案,空中悬挂着巫婆、鬼魂等作品,玩具架上摆放着南瓜、玉米、稻草人等实物,周围的一切都被桔黄色和黑色所笼罩着。环境的这种渲染作用不仅有助于幼儿了解“万圣节”的标志和颜色,而且还有利于幼儿克服对“妖魔鬼怪”的恐惧感,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思考三,发挥游戏的独特效用。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独特作用受到了学前教育工作者们的普遍关注。例如,“我的南瓜”、“友好的鬼”的手指游戏,既能增强口语能力和手指技能,又能培养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鬼魂,鬼魂。巫婆”的体育游戏。既能锻炼奔跑与躲避技能,又能形成规则意识与行为:搭建“南瓜之家”的建筑游戏,既能掌握空间概念,又能提高合作能力等。
  思考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前教育机构都组织幼儿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活动。不仅有健康活动、语言活动、社会活动,还有科学活动、音乐活动、美术活动等。多样的活动促进了儿童体力、语言、社会性、情感、认知、审美等多方面的发展。
  思考五,各显主题活动的风采。虽然都以万圣节为主题开展活动,但这几个学前教育机构在环境布置、内容选择、策略使用上却体现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及教师之间的不同价值观和教育观。比如,F学校幼儿大班的教师非常重视集体活动和不同活动之间的前呼后应。整个上午的半日活动都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围绕着南瓜生长的过程来进行的,从看图书讲故事,到排序,再到画故事轮,三个活动相互辉映、互相强化,促使幼儿牢固地掌握南瓜生长过程的知识点。UP儿童发展中心幼儿大班的教师则极其重视区域活动和自由活动。为各个区域的活动准备了大量可操作的材料,教师只是幼儿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的旁观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思考六,与家庭、社区和谐统一。从9月份开始,各大超市就已经在销售和万圣节有关的各种物品,社会场所也用和万圣节有关的各种物品来装饰。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欢庆这一盛大节日:门上、窗上、阳台上垂吊着各式各样的物品。学前教育机构的万圣节庆祝的活动是建立在家庭和社区这个大平台上的,和家庭、社区一起欢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