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12月:让学习与文化融合

作者:崔利玲

了增强他们的专业自主意识与能力,我们要求教师们在教学前、中、后三个时段,详细描述单元生成的理由、活动计划的修正和成效,在反思与实践中,提高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现在,各班级教师能自觉根据孩子的需求设计单元,同年级组不再需要齐步并进。
  
  4、从专业知识到专业能力。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三学六法等)、实践经验知识和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知识。专业知识需要借助教育活动实现释放,释放的过程则需要教师的专业能力。要让教师获得专业能力,必须提高教师自主、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方面,加强师德教育是最好的策略。如连续两年,我园在学期工作中提出“做学习型教师、做情感型教师”的倡议,我们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但积极、敬业的态度,会造成教师问的差异,要通过比较、反省的方法改善自己。我们教给老师们做反省的简单方法:就是同样的事情和别人比。同样在操场上组织幼儿游戏,可以问自己:她玩的游戏我为什么没有玩?她为什么玩这个游戏?她比我经验丰富吗》?她比我学历高吗?她是领导吗?找寻答案的同时,就是教师自身反省的过程,也是教师们互相学习、借鉴、自我更新的过程。
  
  有效教学
  
  目的:让每个活动有趣,让每个环节有获。
  策略:1、教学活动,是解决儿童学习中正确概念的获得问题,是对儿童一个阶段经验的提炼和概括。所以,活动前,儿童的已有经验是支持教学活动的前提。教师应将教学活动的相关材料提前投放。让儿童提前做好经验准备。
  2、重难,最解决,是一个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所在。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情况,先降低(提高)预定的目标,再化解难点部分。重难点可以是活动中的一个点,但在教学中,花费的时间相对其他环节要长。
  
  游戏指导
  
  目的:让游戏成为孩子们快乐的活动。策略:1、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指导中,应根据幼儿的发展差异适度括导,分层提供材料。不要一个标准、统一要求。
  2、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对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力、主动性的发挥十分有利。因此,教师提供的材料应留有创造的空间,要提供适宜的灰旧及半成品材料,发挥以物代物的教育作用。
  3、教师每天的游戏指导有重点,但在具体实施时,要兼顾各个区域,学会巡回指导和重点指导。
  
  师生关系
  
  目的:做情感型教师。
  策略:1、情感型的教师首先应是亲和型的教师,会用微笑、抚摸拥抱、鼓励夸奖、个别照顾接近儿童。
  2、其次,应是理解型教师,能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满足儿童的各理需求,常和孩子聊天。
  3、再次,应是尊重型教师,与幼儿说话聊天取平视姿态,敢于向幼儿道歉,能采纳幼儿的建议和意见,礼貌用语多。
  4、最后,应是支持型的教师,能支持儿童活动的延续和帮助遇到困难的儿童,参与到儿童的活动之中,提供儿童开展活动的各种所需(时间、物品、空间、语言……),套用暗示来传递支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