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我读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

作者:夏 巍




  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bel,1782-1852),19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创立了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以及一整套学前教育理论,推动了德国以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被后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其“恩物”作为幼儿游戏的玩具有着广泛的影响,乃至今天的诸多玩具仍保留有福禄培尔“恩物”的某些基本形式。
  
  成书背景
  
  1816年,福禄培尔创办了一所名为“德国普通教养院”的学校。1817年,该学校迁往鲁道尔施塔特的凯尔豪。他在这所学校里力图实施裴斯泰洛齐关于儿童天性自然发展的教育原则,因而其教育活动十分重视儿童自我活动和自由发展,其目的是教育“自由的、自觉行动的、有思想的人”。凯尔豪学校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福禄培尔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是与当时的封建等级教育相对立的,且凯尔豪学校也因同由德国大学生组成的爱国青年有联系而受到牵连,所以他的学校及教育工作时常不断遭受到反动派的压制。然而,不管形势如何,福禄培尔始终表明自己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且正是在形势对他的工作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以凯尔豪学校的工作为基础,写成了他一生中的主要著作《人的教育》一书,并于1826年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最早的中译本由罗炳之、赵端瑛翻译,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64年发行。
  
  内容精要
  
  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总论”。首先,福禄培尔从自身信奉的哲学观出发,提出了他的教育观。他指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要顺应人的本性去激发和推动它有意识地和自觉地、完美无缺地表现上帝的精神并加以发展。其次,他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他要求让儿童从最早期开始就能不受干扰地自然发展,并注重他们个性的发展。同时,他还提出了人是不断发展的观点,并强调人的各个发展阶段之间的连续性。基于这样的观点,他主张人的教育应按照儿童的本性连续地、协调地促使他们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反对把人的发展看成是静止的,批评把人的各个发展阶段孤立起来的看法。
  第二章“幼儿时期的人”。福禄培尔从婴儿期的发展与抚育和幼儿期的发展与教育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他指出婴儿期既是一个吸吮期也是一个抚育期,对婴儿来说,尤为关键的是其身体、感官以及四肢的运用。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这一发展阶段具有无法描述的重要意义。当儿童开始自动地向外表现内在本质时,就开始了他的幼儿期。真正的人的教育便从此开始了,游戏和语言也就成为了幼儿生活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少年期的人”。福禄培尔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少年期的发展与教育和家庭生活对儿童的影响。他认为少年期是使外在的东西内化为自身拥有东西的时期,儿童渴望知识,希望能逐步扩大自己的视野和眼界,这种渴望可以通过游戏得到满足。然而,能充分满足这种渴望的乃是他们的家庭生活。对少年期的儿童来说,家庭生活是其生活的楷模,会对他的生活产生强烈的影响。父母应当让儿童学会分担家庭中的事务,不应拒绝孩子帮助做事的自发要求,而应加以支持和肯定,让其自然良性地发展。另外,他认为儿童的情感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第四章“学生期的人”。福禄培尔从学校的性质和目的、教学内容、学校与家庭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他认为,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一切事物的见解,获得关于事物内在本质和事物内部的倾向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学校教学的内容应当包括心灵、外部世界以及作为媒介物的语言,因为这些是学生期的儿童生活的核心。此外,他强调学校与家庭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及彼此协作的意义。认为统一的学校和家庭生活就是积极的教育生活,学校必须与家庭保持一致。
  第五章“整体的概观与结论”。福禄培尔指出,由于我们过多地错误压制儿童身上的多方面的精神倾向,因此,极为有害地干预了儿童的本性,尤其要认识到,在儿童的发展和教育中被耽误和被忽视的东四往往是无法挽回的。为此他强调,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孩子们身上灵性的普遍形成上,放在真正人性的形成与发展上。
  
  简要评价
  
  《人的教育》一书是论述儿童时期学前和学校教育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系统地构建了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具出版后,在欧美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福禄培尔本人也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尽管我们并不赞成他的唯心主义思想,但福禄培尔主张教育应适应儿童的天性,反对强制性教育和压制儿童发展的教育,重视儿童积极的活动,重视发展儿童的创造性,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以及强调早期教育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家庭教育的作用,主张人的一切发展阶段上教育的连续性等观点,不仅对当时德国教育普遍存在的那种压制的、专断的和机械刻板的教育方法具有革命意义,而且对当下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具启发意义。
  
  名言选萃
  
  ● 为进一步接受大自然的教训,葡萄藤应当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会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相反的,不管出自多么良好的意图,如果园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地顺应植物本性的话,葡萄藤可能由于修剪而被彻底毁灭,至少它的肥力和结果能力被破坏。
  ● 人和人身上的人性应当被看作外表的现象,不能看作一种已经充分发展的、完全形成的,一种已固定、静止的东西,而应当看作一种经久不断地成长着、发展着的,永远是活生生的东西,永远朝着以无限性和永恒性为基础的目标,从发展和训练的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前进的东西。
  ● 游戏是人在这一阶段上最纯洁的精神产物,同时是人的整个生活、人和一切事物內部隐藏着的自然生活的样品和复制品。所以,游戏给人以快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平静,同周围世界的和平相处。一切善的根源在于它、来自于它、产生于它。
  ● 一切训育、一切教学无论如何应与儿童的一定需要和要求结合起来,并且,为了使儿童从训育和教学中获得益处和成效,必须事先在儿童身上完全不可缺少地在一定关系上发展这种要求和需要。
  ● 在作为人类一员和上帝儿女的每一个人身上包含着并体现着整个人性,但它在每个人身上是以完全固有的、特殊的、个人的、独一无二的方式被表现、被塑造的,并且应当在每一个人身上以这种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方式被表现,借此人们能够感知人类和上帝的无限而永恒的、丰富多样的本质,并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越来越生动地和肯定地感知到这种本质。
  ● 人为了完成他的使命和实现他的天职而需要经历的发展和训练,乃是一个永久性地、连续不断地、前进地、始终一贯地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上升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把人不断前进的一系列发展的年岁划分为明显的界限和造成截然的对立,从而完全忽视持续不断的进步、活生生的联系和生活的本质。那是十分有害的,起阻碍作用的,甚至会发生破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