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空白
作者:朱淑雯
一直在旁边默默观察的老师不由得着急起来,终于忍不住走上前质问道:“你为什么到现在还不画?”涛涛仰起头,毫无怯意,理直气壮地说:“我还在思考。怎样画才能画得更好?”
闻听此语,老师哑然。
许多时候,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孩子们获取知识、学习技能时的整体水平,总希望孩子们整齐划一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不愿看到超乎意外的局面出现,不愿看到特立独行的孩子出现。却忘了“因材施教”不仅仅是书本、理论上的“因材施教”,只有付诸于实践,“因材施教”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教育价值。当面临意外情况时,我们常常对孩子操之过急。希望立即将他纳入自己预定的教学轨道,而很少去追究这个孩子的特别表现之后是否有着特别的理由,并愿意接纳他的特别理由,同时给予支持鼓励。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淼满目前”。涛涛画前思考,谁能说,这张白纸上不会出现内容丰富、色彩绚丽、想象奇特的画面?
我想:只有接纳孩子的独特思维,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教育行为才能真正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