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对话,让我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作者:陈 宁




  广州市越秀区中六幼儿园,建于1933年。该园以严谨实干的教科研风格在广东幼教界闻名,目前是广州市《纲要》试点园、广东省一级幼儿园及广州市示范性幼儿园。从该园先后走出了广东省幼教界第一位特级教师游丽斯、广州市越秀区第一位优秀教师潘念恩、全国优秀幼儿教师聂苓等。
  
  刘南,出生于70年代,1993年从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进人广州市越秀区中六幼儿园任教。
  从教不久,刘南便在越秀区乃至广州市崭露头角,成为语言教育领域的新秀。1996年被评为广州市普教系统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和区教育系统“巾帼献才建功”先进个人;1997年被评为区教育系统首届“越教十佳青年”;1998年被评为“南粤优秀幼儿教师”;2001年被评为“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2006年6月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幼S7S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研究》科研“优秀教师”。2007年1月开始被广东省教育厅聘为“第一届广东省幼儿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并是委员会中唯一的一线教师。
  刘南从教十五年,拿过数不清的奖项和荣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孩子,也带教过许多年轻教师。当被问及怎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收获时,她想了一想,说:“惟有‘认真’。我喜欢对教育寻根问底,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思考,而当我的思考继续不下去时,我会找到相关人进行对话。这种对话不仅让我发现事情的不同方面,能够更多角度、深层次地看待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于是,我的采访从刘南和她身边人的对话开始。
  李麦浪,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2007年在一次名教师评选活动中,担任评委,对刘南老师进行了半日活动的考察。
  刘南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她对孩子的那种无微不至的细心和关心,无论是在集体活动中,还是个别交流时,她始终用一种很温柔很舒服的声音和孩子对话,而且总是蹲下来和孩子交谈。和许多年轻教师不一样的是,她的保教工作也很到位。当时是在冬季,孩子们衣服穿得多,一些孩子上完厕所后,衣服没有穿好。刘南老师都会很细致地小声单独提醒。这里能体现刘老师对“保教结合”的理解和行动。
  重视对孩子语言行为上的引导,刘南老师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记得在当时,刘南老师在和孩子们讨论昆虫的生长变化问题,孩子们对“虫蛹与幼虫”各有各的看法。刘南老师就对孩子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各有意见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并指导孩子从科教录像片和图书里寻找答案。她没有越俎代庖。而是在引导孩子们学会自己去处理遇到的问题。
  当天最感动我的一个镜头来自孩子:在播放完课件后,刘老师引导孩子进行讨论。一名叫昊天的孩子始终坚持着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的声音,他的答案也引发了小朋友们自发的反驳。这时刘南老师提示小朋友们要学会尊重同伴的不同意见,同伴间要相互关心。同时鼓励昊天和小朋友们在第二次观看课件时寻找正确答案。就在此时,一名小朋友主动建议昊天和前排的禹希调换一下座位,原因是担心个子矮小的昊天被遮挡看不真切。结果,两个孩子很高兴地换了位置……
  真没想到五六岁的孩子能这么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同伴,而且已经能够很好地解决自己遇到的矛盾了。在我看活动的半天时间里,孩子之间一直非常友好和谐。几乎看不到产生大的矛盾,即使有一些小问题也很快就自行解决了。这应该和教师平时对孩子的引导和良好的常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此外,我发现刘南老师有一个习惯,在每两个活动之间都留了几分钟的过渡时间,以提示孩子们下一个环节的活动要求。
  但令我们评审组疑惑的又正是当天的常规问题:半日的活动里孩子们处在一种兴奋状态中,每个活动环节过渡,都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始终没有“静”下来听下一个活动的规则。尽管刘南老师一直尝试用语言调整和引导孩子,但处于情绪高潮中的孩子似乎没有能够将她说的活动规则听进去,导致后面的活动开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幸而刘南老师有比较娴熟的教育技巧,活动进行时能够及时地扭转局面。这也是我想和刘南老师沟通的问题。
  刘南:
  作为一线教师,我不时反思着自己在幼儿一日生活组织与管理中的做法是否合理、如何不断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各个活动环节的过渡等等问题。我认为孩子在过渡环节也应该享有自由、自主的权利。我们尊重幼儿选择活动的权利,同样应该尊重他们选择过渡环节内容的权利。因此,在活动后的过渡环节,如果个别孩子特别兴奋而难以静下来,我会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去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在那次活动中,我执教的是大班孩子,他们特别热情,而且孩子之间积极交流的兴致正不断增强。于是会出现在分组学习不同的内容后,孩子间自主地产生迫切的交流愿望,这时如若一定要集中孩子,直接进入下一个活动,就必然会出现孩子表面不专注,内心不“静”的情况。因此,我当时采取的策略是先鼓励与支持孩子之间的信息传递,满足孩子自发产生的可贵的沟通愿望与需求。然后再通过师生预先商定好的规则,给孩子发出活动信号,并运用语言情景导入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兴趣向下一活动发生转移,最终较为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活动。
  当然我也会依据孩子在不同场合出现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方式,比如空间转换或者环境设定、材料提供,以及语言导人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孩子顺理成章地进入下面的活动。
  如果兴奋的孩子比较多,并且引发这种兴奋的兴趣点有教育的价值,那么我将会尽量巧妙地将之生发为一次全班共同参与的活动,用合情的方式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引导孩子做一日活动,包括活动过渡环节的小主人,也是我所追求的工作目标。
  郭健珠,曾担任过中六幼儿园业务园长,1999年调至越秀区教育局,担任越秀区托幼办主任、现为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
  记得那是在1993年夏天,一个胖乎乎、挺可爱的年轻老师进入中六幼儿园,她脸上有一种特别自然生动而富于感召力的笑容,让我一下子记住了她。那就是刘南老师。
  刘南老师热爱孩子、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她时而像孩子们的妈妈,时而像孩子们的好朋友,与孩子亲密无间、关系融洽。无论怎样的孩子,她总是像变魔法般地把他们的状态调整好。
  这一切,看似天分,其实是建立在她自己努力的基础上。刘南的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对五大领域的教育技能技巧掌握比较全面,尤其是对语言教育,她有自己比较深入的思考。刘南是一个非常热爱学习和思考的人,爱看书、爱提问、善交流,喜欢琢磨和追问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并且喜欢将所思所想所做进行总结,并整理成文,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灵活地互相转化。应该说,在幼教界还没有提倡做一名反思型教师之前,刘南就已经在实践如何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了。
  什么是名教师?我认为不在于这个教师有多少名气和名利,而在于她是否有明智——明确和规划自己的目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