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科研

作者:陈 宁




  从本期开始,“畅所欲言”栏目正式更名为“教育沙龙?。“教育沙龙”变革了表现形式。但仍将秉承“畅所欲言”栏目宗旨,为广大的读者朋友提供一个广开言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舆论平台,请大家在这个沙龙空间里围绕幼儿教育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各抒己见。观点的和谐与碰撞、见解的一致与分歧、表达的精彩与质朴都不重要,因为最终我们将会对教育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教育问题有更多角度的思考,对教育规律有更全面清晰的理解。编辑退到幕后,主持人走到前台,希望这一切都能让大家喜欢。
  这一期,我们将探讨教科研的问题。
  用教科研锻炼教师队伍、用教科研解决教育问题,用教科研推进幼儿园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幼儿园的共识。那么。正在众多幼儿园如火如荼开展的教科研,到底存在哪些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又有哪些能够启迪我们思考的智慧和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呢?欢迎各位老师在此开展关于教科研问题的大讨论。
  首先,请各位谈一谈目前我们教科研中存在哪些问题。
  聂美蔚(重庆市渝北庆龄幼儿园):
  
  教科研面临的五个问题
  
  目前很多幼儿园在教研计划的制定及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整体思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教研而教研
  对为什么要开展教研活动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因为到了教研活动的时间,完成任务一样地去开展教研,往往是为了教研而教研。这类教研活动多以“读”文章为主,即教研组长宣读一些幼教文章,然后就文章内容展开一定的讨论。
  
  二、教师教研积极性不高
  很多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是一项他们“本职工作”之外的负担。其原因在于所搞的教研只是形式上的东西,实效性不强,不能解决教师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就不愿意参加了。
  
  三、教研重“教”而轻“学”
  很多幼儿园的教研很注重研究教法,研究教师如何去上好课。研究如何上课才能到达到教学目标,而对于孩子该如何去学习,却很少去研究。
  
  四、过于注重形式。忽略实效性
  以前,很多幼儿园最常用的教研形式就是听评课(所谓的一课三研),让老师提供一个现场教学活动,然后大家围绕这个活动进行评课。还有就是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法,也是过去幼儿园常用的教研方式。近几年,一些幼儿园开始注重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比如网上教研、游戏互动式教研等正在被广泛运用,但过于注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五、教研成果如同昙花一现
  教研成果最终要运用到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中,然而许多幼儿园的教研工作在取得了一定成果之后,却存在着昙花一现的现象:当前幼儿园在研究什么内容,该方面的工作就做得比较好,而一旦研究内容更换了,原有的成果就消失了。
  张思雁(湖南大学幼儿园):
  
  “三忧”教科研
  
  一忧:教师本身理论水平低。成为深入研究的致命短板。通过有关抽样调查,我省现任幼儿教师76.6%第一学历为中专及以下。她们的理论水平起点比较低。而做好教科研少不了理论的支撑,这就形成一种理论缺乏与理论支撑需要的矛盾。难怪常有教师感叹:“我也想深入研究、想好好学习,可是专家的那些书我都看不懂!”
  二忧:幼儿园工作繁琐,教师身心疲乏,形成了教师想学却又没有精力学的矛盾。有教师无奈地说:“我很想看书,可是捧着书才看了几行,就睡着了。”
  三忧:教科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时间和精力很大程度上需要牺牲幼儿教师的业余时间。而幼儿教师们大多是家庭主妇,承担着相夫教子的重任,业余时间依然工作的她们难以得到家人的理解,甚至引发家庭矛盾。顾家,还是顾教科研?这是希望两全其美却很难达到的无奈!
  王 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教科研中容易出现的四种错误
  
  错误一:主持人不能掌控核心话题,研讨缺乏计划、条理。
  错误二:一言堂。研讨氛围不民主。研讨过程中个别人(主持人、园长、专家或教研员等)过于强权强势。教师们则人云亦云,要么有话不说,要么随声附和。
  错误三: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看不想,光想不说。光说不练,光练不说……空谈而无实际行动。教研或留于形式或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参与者的探究热情。
  错误四:临时抱佛脚。没有准备时间,不能引发参与者感性的冲动和理性的思考。
  李麦浪(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什么样的认识什么样的教科研
  
  当前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幼儿园正以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能力进行着不同层次的教育科学研究。然而。为什么要搞教育科研,不同的幼儿园有不同的认识。其结果是出现了不同的教科研。而其中不乏误区:
  误区之一,把教科研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招牌,以提高自己的招生率。幼儿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幼儿园拿了一个课题后,什么“××科研基地”“××实验园”等招牌在大门口一挂,这三五年的招生数应该不是问题了。
  误区之二,把教科研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摆设,人有我也有。近年来,幼儿教育“科研热”一直在不断地升温,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也引起了一些幼儿园的不安:别人都在搞科研,我的幼儿园不搞不行,会显得我们落后。于是在未弄清教育科研实质的情况下就盲目地追求,无论是从科研选题、方案设计,到操作实施和组织管理都把握不准,显得比较混乱。
  误区之三,把教科研作为幼儿园应付上级评估的挡箭牌。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督导部门对教育科研工作逐步重视,在幼儿园工作的督导、评估和评比中也增加了教育科研要求,这是一种无形的外部压力。于是逼得一些搞假教科研的幼儿园写出一些“空洞性”的文章来应付,这些幼儿园并没有通过教育实践来研究、解决各种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这种教科研对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质也并无多大好处。
  对幼儿园教科研的实质与价值认识不到位而产生了一种功利性很强的心理,是以上误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蒋 萍(江苏省金湖县教育局):
  
  农村教科研中的被动状态
  
  近年来,农村幼儿园开展省市优质园创建的力度很大,要求幼儿园必须有科研课题研究。为此,不少幼儿园上网查、书中找,绞尽脑汁地撰写出一个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申报——科研课题研究仅仅是出于外在的缺少而不是因为内在的需要。因此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开题绞尽脑汁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想方设法提供相关材料,有的甚至不知道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程序。
  这种被动的研究态度,导致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没有思路、没有计划。园长今天叫准备上一节课,就上一节课,明天叫写论文,就抄抄写写弄一篇文章。一个课题从申报到结题,教师们都不能说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每一阶段均思路和目标是什么,感觉参与研究跟不参与研究,自己并没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提升。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