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高校教育教学研究激励机制的设计

作者:林 麒




  教育教学研究具有“为学科发展服务和为教育实践发人展服务两位一体的综合功能”。教师既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同时又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主力军。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着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不高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指导乏力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校尚缺乏一种科学有效的机制,来激励教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引导研究者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因此,从激励机制设计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激励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教学研究激励机制的设计
  
  教育教学研究的管理者和完成人之间,往往通过项目合同的方式,建立起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关系的确立之前,管理者对完成人是否愿意与管理者建立这种委托一代理关系,以及在愿意建立这种关系之后是否有能力完成该项工作具有不完全信息;在委托一代理关系确立之后,管理者对完成人是否会按立项计划的要求进行工作实现研究目标也具有不完全信息。因此,教研管理者需要在教育教学研究的选题立项和对立项项目的管理、检查、结项验收等方面,根据制约最优激励机制的三个因素——个体理性约束、激励相容约束和预算平衡约束,设计一个最优的激励机制,以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教育教学研究的选题立项
  教育教学研究的选题立项是激励教师参与申报,同时对申报立项项目进行筛选的过程。根据个人理性约束,教师的行为不能摆脱利益的驱动,他(她)们往往依自利性原则选择自己的行为。因此,为激励教师积极参与项目的申报,在项目申报前,管理者应制定并公布与教育教学研究相关的激励政策,如在经费上、工作量上及职称晋升上的体现。同时,由于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更强调实践的效果,而影响实践效果的因素有些是研究者所难以控制的,其完成难度要比科研项目的完成难度大。因此对教育教学研究者的激励力度应该大于或至少不低于科研项目的力度,这样才能使教师愿意申报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达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
  由于管理者对项目申报人是否有能力完成目标并不清楚,只有通过对能反映其能力的信息进行侧面了解,如申报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职称、学历、项目方案的可行性等。因此在设计的项目申报表中,应包含有关信息。同时,项目申报人为了能中标,或者说为了能让申报的项目立项,从个人利益出发,很有可能不说实话,对私有信息进行掩饰。因此根据激励相容约束,为鼓励项目申报人说实话,避免因信息虚假而影响立项项目的质量,管理者在对项目完成的可能性方面进行论证时,必须对申报表中完成人私有信息来源的真实性进行论证,并实施“错误信息一票否决权”的激励机制。同时,为保证选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研究的成果有益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应组织来自教育实践第一线、能较充分掌握教育实践需要之各种信息的专家对选题的必要性、项目方案的可行性和研究目标的实践指导性进行权威性论证,以此作为能否立项的依据。
  
  2.研究项目的管理、检查与结项验收
  如果说选题立项的实质是解决研究目标的选择问题,那么研究项目的管理、检查与结项验收的实质就是保证研究目标的实现问题。立项后,管理者对完成人是否按项目的工作计划(方案)进行工作并不清楚,而完成人在工作中可能偷工减料,其行为具有掩饰性。而管理者又很难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只能通过对结果的了解来反馈行为的信息。因此为揭示其行为的真实性,根据激励相容约束,可采取行为在前,奖励在后,分阶段奖励的激励机制,即:对研究项目进行阶段性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期拨款和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激励。该机制的实施,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完成人行为的掩饰性而带来的激励风险。激励需要付出代价,激励是有风险性的,激励实施得越早,其风险性就越大。另一方面,分阶段奖励可以避免因“行为在前,奖励在后”使得奖励过于滞后而影响完成人的工作积极性。再者,分阶段奖励能让完成人的风险分散。因为项目最终能否圆满完成,其制约因素很多,如完成人的努力程度、客观条件、项目的难易度、方案本身的设计等。对完成人来说项目行为本身就有一定风险性,如果仅根据终结性结果对完成人给予一次性奖励,会过于加大完成人的风险意识,而挫伤工作积极性。当然,为避免由于阶段性激励机制的实施,使完成人忽略后期工作而影响项目的圆满完成,管理者在设计激励机制时,一方面可加大终结性激励的力度,另一方面可考虑适度设计一些惩罚措施。同样,为保证研究项目的实践价值,在检查和验收人员的结构组成上,应该有教育实践者的介入。
  无论是选题立项过程中专家的权威性论证,还是研究项目管理中配合阶段性激励而实施的阶段性检查和项目的结项验收,其目的无非是要保证研究项目的质量和研究目标的完成,从而减少激励的风险性,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费用。根据预算平衡约束,用于论证、评估、检查的费用不能太高,否则减少风险性投资的意义不大。因此,无论是论证、评估,还是检查,都应遵循从简、从略、抓核心、抓关键的原则。
  由于研究过程的复杂性、研究成果的难以量化性以及研究效果的实践性,教育教学研究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只用应用激励机制设计理论设计一种最优化的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引导教师向着所要求的目标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才能最大发挥教育教学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杨力.从制度层面看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双向脱离[J].江苏高教,2001(2).
  [2]张守一.制胜之道——现代经济对策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6.
  [3]章黛丽.高校激励机制的构建[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