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提高心理素质 加强自治能力

作者:曹 蓉 王 强

为。学习科目、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完全是一套现成的规定,学生只需要按照规则去做,就可以顺利地修完学业。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都形成了—种惯性。教师很少考虑学生的自治性,他们为学生打造好一切,只需要学生去依从。而学生因为很少体验到自治的快乐,也习惯了对教师的依赖。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种主动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这不利于我国在未来建设创新性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此,我们提出,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治愿望和自治能力,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部分教学内容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在实施本方法之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也盼望着这样一种改革。考虑到学生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并且考虑到有些内容学生自己讲授有一定的困难,于是选择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尝试讲授。
  该方法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在学期之初,将学生分为4~5个小组,根据教学内容,给每个小组分配一章内容,作为本小组的学习和研究任务。第二,小组成员根据本小组的任务,通过图书馆、资料室、网络等方式查询各种资料,进行讨论,并列出将要讲述的提纲,提交给教师。第三,教师在阅读了小组的提纲之后,提出反馈意见和修改建议,再次返回给学生。第四,学生在提纲的指导下,分配每个人的讲述任务,分头准备。第五,在准备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体现团队精神,有两次以上的讨论,使内容和形式上做到完美和谐。第六,由学生按照小组顺序,分别进行讲述。第七,其他学生在听完每个小组的讲述后,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第八,教师最后就内容和讲述中的问题给以评价和指正。
  在每次实施后,我们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方法的实施效果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实施这一方法有积极的反馈,他们认为,该方法加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学会了收集、整理和归纳材料的能力,并提高了学生对资料的理解和掌握;在准备中学会了团队合作精神;在讲解中增强了信心和勇气,提高了表达能力,加深了对自我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体验,调整了学生的心态。
  当然,在实施该方法的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加上他们没有讲课的经验,所以讲课的效果有时难以调动听众的积极性,影响了听课者对于知识的理解。此外,虽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上台讲课,但总有个别学生临时抱佛脚,没有充分的准备,这不仅不能锻炼他们自己,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对所讲知识的掌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学生讲述之前,向学生介绍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讲课之中,不仅要求形式上的参与,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此外,在准备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在结构上为学生把关,也帮助学生对所讲内容深入、细致地理解,以使其讲解的内容更容易被同学掌握。通过五年的尝试,该方法在提高学生自治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