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朱正伟 刘东燕 何 敏

实训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技能训练(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民俗考察)、综合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实验。各专业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组合不同的实习环节,构建合理的实习教学体系,保证实习实训总的教学时间理工类在12~19周之间,其他专业在5~21周之间。而且学校规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应按时开出,学院不得随意变动,学校还制定了严格的变动审批流程,确保实践教学时间。
  
  3.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确保实践教学的“有米之炊”
  我校利用“211工程”、“985工程”和教育部与重庆市重点建设的优势,依靠世行贷款、校董会支持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
  (1)学生基本实践教学经费有保障。学校规定每学年每生教学经费不得少于1200元,并要求其中的15%~20%要用于学生每年的实践教学,而且各学院还根据自身实际每年追加一定比例的经费配套使用。
  (2)学校的基础教学设施有投入。为改善实习、实验条件,学校近几年来多渠道地投入了近亿元用于实习实训场地设施建设、仪器设备添置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训。这些措施有力地确保了各实践环节教学的持续、有序地进行。
  
  4.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确保实践教学有载体可依托
  以建设规范的、稳定的、条件优良的实践教学基地为载体,加强学生实践环节教学的运行和管理,提高实习、实验、实训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我校积极地开展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
  (1)校外学生实习基地蓬勃发展。我校是教育部属高校第一个成立校董会的,学校与校董会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一些校外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也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现已建立了190余个涵盖理、工、经、管、文、法、教育等学科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如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峨嵋电影制片厂、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等大型企事业单位都与我校签订了学生校外实习的合作协议。他们雄厚的实力为我校学生深入了解工程实际,加强实践环节的认识和训练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平台。
  (2)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相得益彰。学校规划并重点建设了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大学数学、机械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控制基础、土木工程基础、大学外语语言语音教学实验中心和工程技术培训中心作为学生校内的基础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基地每年都要接纳我校2.5万余人次的学生进行实验、实习。学校在利用各种渠道的资金,加大教学实验室建设同时,积极发挥科研实验室的潜能,为学生的实验、实训提供更好的条件。学校的机械基础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ICT中心、机械厂、网络中心每年也都要接纳学生进行实习实训。
  
  [责任编辑:文和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