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改进公选课教学管理 推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

作者:贡福海 胡效亚

造性。讲授内容应注重实际应用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和学科意识的培养。要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5.加强选课指导
  由于受自身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局限,学生不可能对所学的学科全面了解。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在自主学习、自我设计方面比较薄弱,不能客观、全面的了解自己的知识需求和知识结构,选课时仅凭一时兴趣,盲目性很大。所以,必须要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其导师,对不同兴趣、特长、天赋和学科背景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选课要求,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设计的愿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选课方法上,教务部门可在网上公布《公共选修课选课指南》,包括选课系统操作指南、选课须知、课程简介、开课时间与地点等。这样,既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选课方法,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有的放矢地选课,又利于教务部门控制选修人数、调控选课进程。此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仅仅依靠增加师资、教室、设备等有形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必须加强网上公选课教学资源建设,以方便学生网上研修。
  
  6.强化质量监控,完善激励机制
  学校要加强公选课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定期对公选课进行教学评估,完善优胜劣汰制度。要认真组织督导听课、学生评教、教案抽查、学生座谈会等,收集各方面信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逐项落实。对教学质量高、深受学生欢迎的公选课,学校要给予奖励,并举行观摩教学,强化优秀课程和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对教学质量差、不受学生欢迎的课限期整改,对在规定时间内未整改到位的课程坚决予以淘汰。
  要科学制定公选课建设规划,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优势的公选课程结构体系,逐步将部分公选课建设成精品课程。在公选课建设中,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公选课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稳步推进课程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建设。除了在经费上给予资助以外,学校要制订鼓励政策,在课时的计算、课酬的核算上对公选课予以适度倾斜,以保护公选课的开设,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公选课是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课程。公选课教学和管理涉及到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及管理水平等方面。只有提高认识,重视公选课教学,加强公选课教学与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才能使公选课教学和管理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责任编辑:杨裕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