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网络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
作者:陈庆妃
关键词:网络语境;“市场”定位;经典诠释
网络对于当代生活的影响已经无法回避,尽管常被诟病。在文字工作者眼中,电脑网络首先是文字编辑器,而后是信息收集器,此外遭大家青睐的恐怕不多。如果这样地使用电脑网络,我们只是简单把电脑网络工具化了,没有达到形而上的观念转换,反映到教学上自然也收效甚微。如在多媒体教学中,不少教师还是简单地把讲义电子化,把多媒体设备当作电子黑板。我们的努力就是试图将电脑多媒体技术、网络(不仅仅指提供信息资源的网络,本文更多指网络时代的生存行为与教、学方式)与大学语文教学作资源、技术、教育观念的整合,以形成大学语文在大学教育中的应有位置,破除大学生中对大学语文“高四”、僵化、老套等负面的印象。
一、学生本位与教学“市场”
教学以学生为本,大学教育在摆脱了应试教育的羁绊,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从容,反而显得进退失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方面要备教材,另一方面要备学生。关于这一点,中小学教育强调得比较多。到了大学,情况明显一边倒,一周一次课,通常又是外院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状况基本不了解,往往忽视学生的真正需求。如此一来,大学语文离学生的距离就更远了。走下教坛,放下身段,走近学生、争取学生的认同是恰当的途径,这是这个时代教师乃至全体文化工作者应有的共识。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因百家讲坛而迅速成为学术明星的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文学文化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在于传播的途径与方式的正确与否。另外以篮球为例,中国职业篮球一直欲振乏力,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制度,但更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观众,职业化即市场化,市场化成功与否决定于观众。反观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超级女声的成功,都是因为找准“市场”定位,拥有自己的观众群体,“超女”甚至相当程度上将选择权交给观众,而不是作一厢情愿的表演或灌输。将来如果高校选课制度化,教与学成为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的关系,那么大学语文又将遭遇怎样的尴尬?如果不早作应对,则已失先机,那么,何不现在出发呢?
二、网络语境
前面所言无非强调教学中学生因素的决定作用,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角色就是网络,接下来我们不妨在网络语境中思考大学语文的发展方向。
什么是语境,我们并不陌生,语境就是运用语言的具体环境。狭义的语言环境一般是指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以及说话的上下文等,主要是语言活动的现场。广义的语言环境,使用语言的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使用者的职业、性格、修养、习惯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利用狭义的语境,而对于大学语文的整体发展,我们应更多的从广义的语境去思考。要形成语境,当然必须使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常态,形成一种氛围,一种下意识的思维习惯,包含生活角色的定位,不可置疑的网络世界已经成为青年学生常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语境就是要将网络视为多元平等的沟通平台,对社会现象、人生困扰进行多角度思考。同时网络还具有隐形虚拟性,打破了交流双方面面相对时所必须遵循的社会、伦理的秩序,消除外在的交流压力(如绝对的权威、主宰话语),使得交流的方式更加从容,交流内容更加真实。
三、网络语境下的教学内容
教学要在网络语境中重新思考定位。所谓的网络语境意味着对等、多元、沟通(互动式)。网络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包括的教学内容的网络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对等互动式教学,教材选编、文本诠释的多元开放。
教学内容的网络信息化即打破教材局限,教学内容专题化,一课一专题,以教材内容为信息的辐射中心,收集时事言论,针对学生专业特点,说古论今。比如讲到古诗词时,我广泛收集网络上的连宋访大陆这一重要时事的相关新闻、评论,与学生探讨古诗词在当代的生命力及其美学意义。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将连宋访大陆前的台湾岛内形势与访大陆的过程以及访大陆后的峰回路转作较为全面的描述,然后分析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在迎接连战时引用杨万里的《桂源铺》:“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前两句是连战访大陆前岛内蓝绿政治势力的对立,后两句则是连战突破层层阻碍后的豁然开朗。王昌龄《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上海市长韩正在送别连战时引用的诗句,含蓄真诚地道出两岸人民历经风雨后的骨肉亲情。在送别宋楚瑜时陈云林引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高度肯定连宋二人做出历史性的选择。最后,我引用网络流传广泛、网友反响热烈的现代诗《娘,大哥他回来了》做了总结。
用这样的方式我拉近了古诗词与学生们的距离,让他们知道古诗词的含蓄简约之美以及在特定场合下运用的高妙之处。我知道这一课我赢得了学生。
四、对等互动式教学
大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表现欲是值得肯定的,但也需要引导。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激发他们思考力的方式之一。我认为成功的课堂不是按部就班的线状发展,而是网状的延伸,教师要扮演的或教材内容就是那张网的中心,而学生的不同论断、不同的思考逻辑、不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编织成那张织工并不精美的网。有时课堂发展与我的讲义呈现出分离的状况,我并不以为意,按学生当下的思维重新组织教学。在讲解李清照的课堂上,我曾经用POWERPOINT放映一个FLASH欣赏动画,原来只是想让学生更感性地贴近词作。没料到下一次课上课时,一位同学拿着自己制作的FLASH重新描述了自己对李清照的认知。这样的互动超出我的预期目标,也带动其他同学的参与热情,这一次课我完全处于被主导的状态。
五、网络语境下的经典诠释
《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注重选文的经典性,尤其偏重于传统经典,这样的偏好产生的原因很多。而面对多元化、年轻化、网络化的当代大学语境,我们应该思考经典的诠释,重新建立经典观。从接受理论角度来看,一部作品的完成必须包含读者的参与,同样,一本教材的完成也必须得到青年学生的参与与回应。在多年的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教师的话语权威风光不再,尤其是公共课大学语文教师,面对青年学生的质疑与挑战,教师也面临转换角色的窘境,一种知识的传授必须渗透到学生的语境中才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网络语境下的经典诠释包含以下几个层次:(1)传统经典的多元诠释、开放式的教学方法;(2)现代经典的重新发掘;(3)下放经典,开放经典的诠释权。通过经典的重新诠释、发掘、下放诠释权,大学语文的教材才可能赢得更多的学生的认同,教材编著者也不妨将学生选定的经典纳入大学语文的教材当中。作为参差对照,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经典观。
大学教育是学生自我培养的过程,应该采取自助餐式的教育方式,一方面厨师(教材、教师)要尽量提供多样菜色,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教师的角色只是其自我培养过程当中的一个环节,多元开放的社会要求价值判断、审美判断的多元。如果认为经典的诠释权只是掌握在专家学者身上,那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是画地自限,其可能的结果是丧失在网络时代对学生的话语权,是拱手退出,沦为考试的规范,而未能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陈庆妃,华侨大学文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