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开展教师职教教学能力测评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苏志刚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几年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已进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阶段。周济部长指出:“全国有100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已经接近800万,必须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要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但目前的高职教育在教学层面上,普遍存在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和“实践能力”不强;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课程教学质量、效率比较低等问题。问题之所以会产生,主要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缺乏高职教育特色。面对着与传统高校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生源情况,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相当多的专业,还一直沿用传统高校的课程教学模式,以专业知识体系为目标进行教学,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那么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应该从那里入手?有人认为,应从改革课程体系入手,只有课程体系确定之后,才能改革每门课程;有人认为,应该从改革教材入手;我们认为应该从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测评入手。
  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改变,以传统的架构、传统的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编写教材,只能是新瓶装旧酒。有的教材形式上每章以“项目”为中心。用“项目1”代替“第一章”,以“项目2”代替“第二章”等等。然而课程讲授的还是老内容,教学目标仍然是“掌握基本概念”,仍然以知识的系统学习为主,同样达不到理想的目标。可见,在观念没有真正更新之前,在课程教学模式没有取得新的突破之前,课程体系改革、“新教材”的编写并不能真正解决当前的高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和教改的行为主体都是教师。行为需要观念的指导,教师的观念是教改的前提。做事要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改的根本。因此,抓教师的职业教育观念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能力,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
  开展“教师职教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着眼点不在于某一门课,而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首先,通过特色培训,让全体教师树立“6+2”观念。
  培训是解决观念问题的有效手段。但常规的培训并不能解决高职院校面临的实际问题。因为传统培训基本上是以知识为目标。“培训就是介绍新知识、新观念。认为有了知识,就有了能力。”但是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只能通过训练来形成。不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进行训练,是不可能形成实际能力的。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如此,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同样如此。
  因此,特色培训不是“宣传、灌输”新观念,而是要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旧观念。教师必须从“完成一个项目,做一件事”入手。在“做”的过程中,可以切身领悟新的职教观念、并应用先进的职教观念、从而在教学行动中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训要以教师“做事的效果”来决定培训的效果,以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效果来判断教师的能力水平。
  对教师进行特色培训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通过任务训练,校本培训,特色讲座为基本原则。
  职业活动导向就是职业岗位上做什么,培训就练什么。对教师来说,就是以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为内容,进行训练。
  突出能力目标就是经过培训,每个教师能按照新职教观念,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
  带任务培训就是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完成一项“职业岗位”任务:自选一门课程,运用新的观念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和一次课的单元设计。
  校本培训着眼于解决学校、老师个体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即“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问题)。教师每人都带着自己课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一对一为主的)培训学习,理解和应用先进观念,完成指定任务。
  特色讲座通过列举大量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实例,来介绍新观念。讲座中用同一课程的正反两种设计实例,来展现新观念与旧观念的差异。正反对比最能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所以讲座主要内容全都以正反对比的具体方式展现,这样最容易引起教师对自己教学现状和课程教改的深入思考。
  通过培训,教师要牢固树立“6+2”的高职教育观念,这就是:(1)学校的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主体;(2)高职教育的课程要工学结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3)高职教育要突出能力目标;(4)课堂教学要以项目为载体;(5)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实训;(6)要构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同时,根据“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德育教学和外语教学要更多地采取渗透式教学。要求所有课程都注意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并强化课程中的外语内容。
  我们把上述内容简称“6+2”。
  其次,实施项目化操作。
  一般的教改过程是以讲座、经验介绍、课件制作、教学观摩竞赛、集体备课、新教材编写等方式进行。而我们把“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作为学院的一个大型教改项目,由学院领导直接推动,教务处组织实施。动员全院力量,在相对集中的(大约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内全员参与,把先进的职教观念贯彻到每个教师、每个教学管理工作者,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每个教师必须完成一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从而大大提高了学院整体教学改革的力度。
  第三,开展教学能力测评。
  学校的全体任课教师,作为项目参与者,都要接受严格测试。
  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合格,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评价标准。一是课程是否具备合格的能力目标,二是课程是否有合格的实训项目(任务),三是是否具有真实的实训过程,以保障能力目标的实现?如果教学中缺少了这三项,就是一堂不合格的课。
  先培训、后测评,培训和测评相互配合是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关键,测评的压力保证了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如果只培训不进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那么培训就成了一般意义的培训,无法使教师产生内在的动力;如果没有培训只有测评,教师的教学能力难以提高,测评就容易成为人人过关的形式。
  通过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评,学院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院的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认真研究,努力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实践。通过课程设计,教师感觉到自己实践经验能力不足,主动要求提高实践能力,用于改进课程教学。有的教师多次,甚至十多次地修改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力求结果完美、效果良好。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欢迎。其效果,是传统方式的讲座、教研、培训、经验介绍、写教材等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二是提升了教学管理水平。培训测评工作动员了全院力量,把教学、督导、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务管理、行政等各方面力量集中起来,打造了一个新的教改信息交流平台。全院教学面貌明显改观,课程教学、专业教学计划等工作都有了统一的、先进的观念依据。同时,通过培训和测评使学院和各分院初步摸清了教师队伍现状,了解了全院的教学队伍和课程的基本情况,强化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动力。
  三是推动了学院整体教学改革。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评统一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新的职教观念得到大家普遍认可之后,教学改革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就成了广大教师的内在要求。对专业课程体系应当如何建设?“实训与理论分离”的课应当如何改造?新的课程评价标准应当如何设计?新的教师先进标准应当如何规定?新的课程工作量计算方法应当如何制定?新的课程督导标准应当如何制定等等就成了大家自然而然的要求,从而推进了学院的整体教学改革。
  总之,学院通过实施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测评,强化了内涵建设,提升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杨裕南]
  
  苏志刚,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