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作者:赵 平 黄建华




  摘要:目前高校所运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尚不尽完善,应该通过加强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信息及激励被控对象等四个部分的管理来构建更为全面系统的教学监控体系,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教学监控机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能“入头脑”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一、现有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局限
  
  教学质量监控是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管理环节,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例外。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运行主要体现于教学过程(状态)的监督,其一般运作方式为:建立校、院领导及督导员听课制度,以及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评教制度等。这种运作方式无疑对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从整个教学监控的机制来看,也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1、教学质量监控范围狭窄。目前高校对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监控比较重视,而对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情况监控不足,对教师教学活动监控严格,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比较松弛,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考核比较重视,而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缺乏监控。
  
  2、教学过程监控不均衡。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偏重于课堂教学,而对课外教学环节监控较少;对理论教学监控比较重视,而对实践教学环节监控不够;对学生的试题、书面成绩监控有力,而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论文等缺乏监控。
  
  3、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不全面。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系统、科学,注重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忽视了对其他教学环节的评估,注重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估,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评估。
  
  4、教学质量监控效能没有充分发挥。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对已有监控体系反馈的信息不够重视,如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结果在其考核和晋级中并未作为重要参数,这就直接降低了教学质量监控效能,也降低了监控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二、构建新的全面教学监控体系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两个相互独立又彼此配合的部分组成,那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监控就是对教师和学生这两种特定群体的监控。具体说来就是通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信息及激励被控对象等四个部分的管理来实现。
  
  1、关于教学目标的监控。该部分主要检查课程教学目标是否与课程体系要求相一致,为达到教学目标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否规范、科学、操作性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认真贯彻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这些纲领性文件的制定和执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2、关于教学过程的监控。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监控系统的重点,主要由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评估制度组成。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教学检查制度。校、院领导及教学管理人员深入课堂及其他教学环节,通过期中教学检查或各类专项教学检查(如查看教师的教案和多媒体课件、检查学生的书面作业或论文、检查学生的教学实践)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组由若干名治学严谨、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组成。通过课堂听课、参与学生教学实践、调阅学生论文和试卷等形式,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指导性建议,对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咨询。第三要建立教师教学活动质量评估制度。除借助督导组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外,还通过校、院领导和相关教学部门工作人员听课、同行评价、学生评教(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以及各种教学文件的检查等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质量的评估。评估的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主要评估教师的理论功底、专业素养、知识结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讲授效果及创新精神,评估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基本知识的掌握、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等。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并非只是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环节都属于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运作情况,受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影响。因此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应该覆盖整个教学过程,把每一个教学环节规范化,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3、关于教学信息的监控。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应 具有有效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因此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离不开信息反馈网络的建立。该体系对内有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对外有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跟踪调查制度。前者是把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评估等形式收集到的教学质量信息,通过会议、发文、出《教学简报》等形式,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乃至教师本人,以促进教学问题的尽快解决。后者是通过学生处、就业处等相关单位,收集学生毕业后的思想政治表现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评价和建议,不断反思、寻找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相应调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案,有的放矢地完善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4、对被监控对象的激励。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那些教学质量高、学生反应好的课程,实行重点立项,打造精品课程;对那些教学质量高、学生反应好的教师,要给予相应的鼓励,并在年终考评、岗位考核中作为重要依据。对那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态度认真,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生,要在其入党、奖学金评定、先进个人评比中作为考查指标。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监控体系的真正目的,不是单纯地监控教学活动,而是通过这种机制激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热情,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
  
  三、新教学评价体系的优越性
  
  建立和完善高校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监控体系有以下优越性:
  
  1、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监控的科学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不同的环节构成,而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且互相影响的。只重视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和整个教学效果的评价,一定是不全面的、不科学的。比如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执行、教师教案和教学课件的设计、学生参与各类教学活动的态度以及从事社会实践的情况等,都是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对整个教学过程实行全面监控,所掌握到的各种信息才会更加客观、系统、准确,才能真正把握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脉搏,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朝着新起点、宽视野、深程度、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2、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一个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才能给教师的教学工作一个客观、公正、明确的评价,起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一个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才能不断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规律,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一个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才能及时发现教学先进典型,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使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一个在教学上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3、提高了教学质量监控的完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工作,要很好地解决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上信”与“课下不信”,“当时信”和“过后不信”的矛盾,单纯依靠观察学生在课堂和在学校的表现是不够的。只有了解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过硬,才能真正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新的教学监控体系要求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检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成败得失,为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指明方向。因此,新的教学监控体系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的完整性。
  
  [责任编辑: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