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导生制”:规模效益的项目制本科研究性学习模式

作者:佚名




  摘要:Dian团队以学生管学生、顾问制等拓展了导师制内涵,形成了“导生制”模式,从而创新了具有较大规模的项目制本科研究性学习模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Dian团队坚持人才培养第一,科研第二,开发本科生科研潜能,实现了教师、学生、学校、企业的四赢,以及在学校领导下正在进行的由“体制外”纳入“体制内”的探索,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性学习也许正是高水平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阿基米德”支点。
  关键词:本科教育;Dian团队;项目研究;研究性学习;教学体制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学森先生对温总理所说的这段话,使国人振聋发聩,也成为温总理“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中国在世纪之交,尤其渴望创新型人才,也尤其需要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尤其需要创新“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人才培养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的Dian团队便是在实践中通过开展项目制的本科研究性学习,较好地回答了:(1)本科研究性学习如何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实现较大的规模效益;(2)一名导师如何实现较大规模下的导师制;(3)如何将本科研究性学习由“体制外”纳入“体制内”,减小两种体制的摩擦等困扰并阻碍研究性学习大规模开展的现实问题,拓展了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对于创新“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贡献。
  
  一、Dian 团队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刘玉,一位1957年出生的女教授于2002年3月创建了Dian团队。“Dian”取自于其网名,中文取“知识的积累来源于点点滴滴”的谦逊说法,后来团队成员又感悟出另一层含义:一个个的“点”就构成了团队。
  刘玉所在的电信系不仅科研力量强大而且有重视本科教改、重视实践的传统,是Dian团队生长的肥沃土壤。
  
  1、Dian团队发展历史
  2002年初,网名为“Dian”的刘玉不满足于仅仅在网上与学生探讨网络新技术来寻找灵感,她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有计算机但大多用于上网、打字、聊天、玩游戏,于是通过BBS 等方式跨院系招了5名本科生开展“真刀真枪”的项目研究,随后得到了电信系的大力支持。2003年1月,扩充到十几人,最初几名本科生队员就申请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随着团队声誉迅速扩大,2003年底达到30多人,2004年竟然突破130人,已超出个人精力体力极限,以至于不得不设定100人的上限。学生来自电信、计算机、自控、光电、物理、电子、电气、生命等院系。2004 年4月,在校工会帮助下,在“五一”期间建成专供硬件课题组开展活动的“51 基地”(80平方米24个机位);8月又在教务处帮助下,建成专供软件课题组开展活动的“东一基地”(42平方米20个机位);这时她个人先后垫资7万元,买空调、租房子,建实验室。2006年在教务处等帮助下,建成80平方米20个机位、一个多媒体教室的“东五基地”;还有专供虚拟现实和多媒体类课题组开展活动的“南一楼宽带中心”(40平方米20个机位);已经是规模可观了。目前的100人中有本科生70名,占70%,博士生3名,硕士生27名。
  
  2、项目来源
  Dian团队的项目主要来自社会上公司企业等委托的真实项目,另一些是以社会需求和学科前沿为背景向学校有关部门申请的创新基金项目,以此开展项目制的研究性学习。前者项目最初主要是刘玉到社会上去争取,而现在大多是客户上门委托,因而有甲乙方要求等,尤其是甲方要求要在市场中经过产品化检验过程后才予以项目最终结题,项目研究更是“真刀真枪”的;其次,这些项目大多是小资金、短期限(几个月)。如此特点的项目很适合本科生来做。
  Dian团队建立以来,项目总数已达50余项,合同经费额度已超过230万元,其中已完成的项目经费已超过186万元, 仅2006年校外企业实到科研经费就达108万元,同时,“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已经立项11项。
  
  3、项目组组成
  新组长主要由老组长推荐、刘玉及核心层考察后确定。然后由组长提出组队条件,在团队内招募组员,短暂磨合后正式组成项目组,并在老师指导下开展调研、撰写项目文件,完成与甲方的项目谈判,以及最后的项目结题鉴定等工作。目前有如下项目组: H3RCP组、文字虫组、虚拟实验室组、ARM9组、无线通信组、ARM7组、医疗远控组、激光电源组、量子组、多媒体组、灰度图像组、信号组、DSP上层软件组、Q开关驱动器组、公文组、H3语音组、H3安全组等17个项目组。
  Dian团队的项目中最前沿学科基础最强的项目数有10项,总经费13.5万元,例如:①项目“低复杂度量子信道明文直传新方法研究”。量子明文直传方法在2003年才开始兴起,国内文献上几乎没有报道,团队量子组的同学通过查英文资料发现后便紧紧跟踪,从消化、综述到物理实现技术的研究、对原协议的改进等,很快在《光学学报》、《光通信技术》、《光电工程》等权威及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申请了两项国防专利,在此基础上申报航天创新基金获得成功。②项目“非均匀线阵空间谱估计理论及算法研究”。几位本科生加入团队时就想做信号处理方面的课题,于是跟随团队中的博士师兄师姐从微波原理开始打基础。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和参与室内外各种实验,终于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前沿性研究内容——非均匀线阵空间谱估计,此项研究在我国微波辐射探测技术中属于前沿性研究。③项目“计算机网络安全加密方法研究”。这是一项来自军口单位的“横向”需求项目,经费3.5万元,是文件隐藏技术,市面上的同类商品保密性都不够强,团队群策群力研究出两种保密方法,并申请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有一项已经获得授权证书。
  Dian团队项目中解决现实中技术应用方面的项目共44项,总经费230万元。项目“一体化气动打标机控制系统”,在2003年就采用了32位单片机ARM7来替代8位单片机,在控制速度、精度和人机交互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并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在此基础上又陆续开发了五英寸屏打标机、七针头打标机等,为企业赢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产品已经销往国际市场。Dian团队申报的11 项“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都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创新性,其中前沿性的占50%,也都来自Dian团队前期的项目基础或者是合作单位提出的待研究的课题,可以说,如果没有真实项目的牵引,很难提出这么多研究课题,就算提出来了也未必有自信能完成好。
  
  4、组织结构
  Dian团队由刘玉总负责(CEO),为顶层;由导师和具有奉献精神的资深队员组成核心层,2006年设立了培训部(下设招新组、培训组、缓冲池)、质量部(下设项目组、监督员)、综合管理部(下设财务、维护、文体、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