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本科生语言学教学的探索
作者:熊学亮
可以减少学生或读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在语言转码上精力的追加投入,从而扩大读者面和听众面。有人可能会问:如用英语上课或用英语写书,学生或读者不是可以获得既提高英语能力又学习语言学知识的一箭双雕效果吗? 我的教学经验证明,事实并非如此。语言学毕竟不是讲故事,初学语言学的人,想要弄懂基本概念,必须重复学习和不断思考,此时再把英语当成信息的载体,中国学生的负担就会加重,学习的效果就会下降。提高英语听读能力的目的,应该在其他英语实用课上或通过自我训练的方式达到。
对抽象概念的讲解,也不能就事论事。现在大多数教师在教语言学时,多半采取用例子来说明概念的方法,这当然是权宜之计,但还不够。假如教师能在讲解抽象概念时采用比较具体甚至是趣味性较强的类比方式,教学效果可能更佳。比如,索绪尔提出的语言“价值”是不好懂的,我就用“父亲”、“母亲”和“孩子”在“家庭”这个系统里的各自价值为例并佐以“切蛋糕”的方式进行类比,从而阐明了一大批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如音位、词义等。在教语言交际部分时,我又用“外延交际”的办法,讲解为什么交际者虽不懂所使用的词汇的内涵意义但仍能使交际成功的要旨。布隆菲尔德的“直接成分”比较难讲,我就用公房相邻两个号码里的601室和602室的关系来做类比,说是从1号的602到2号的601,虽是一墙之隔,但必须出1号门再进2号门才能通达,因为1-602和2-601分别“住着”the man hit awoman这句话中的man和hit两个成分,因此man和hit不是互为直接成分。对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理论的运作状况,我也是借助“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原则进行引介,这样解释比就事论事的做法在教学效果上要好得多,否则大学一年级生要弄懂乔姆斯基的理论谈何容易。有时学生不懂语言哲学理论,主要的原因在于理论抽象、难度太高、学生兴趣不足、学生学习热情不够等方面,虽然此时教师是无辜的,但对学生进行引导,针对具体情况做出改进方案,这些却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再说,语言学也并非仅为语言学而教,其中涉及的许多理论、概念和基本操作方式,对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其他方面都有借鉴的作用或功能,语言学对拓宽学生的跨学科视野以及提高学生的总体思辨能力非常有用。
[责任编辑:陈立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