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作者:王新奎 楼 巍 徐小薇

系上,学校通过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在全校层面打造了“三层次”的模拟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以课程内容的实践模拟为主,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二层次以综合业务的流程模拟为主,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第三层次以仿真环境下的实战模拟为主,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竞争能力。在构建“国际商务实验链”上,学校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格局,整合了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形成了以语言能力训练为基础,以货物贸易流程为主线,以情境模拟和环节模拟操作为手段的实验链。
  
  2、在能力培养层面,学校利用古北校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建立了由高校与企业联合自主创建、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开放型公共教育培训平台——“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位后培训基地”,解决了高等教育中学位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问题。基地推行国外熟知的“一站式、多选择”(即“TrainingMall”)教育培训模式,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宗旨。基地积极开设职业规划与发展培训课程,为学生量身定做实验项目和实践课程,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提高其职业能力。同时,基地还聘请企业和政府的高层管理人员为学生开设职业理论、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团队运作和就业等相关培训项目。目前,基地所有培训项目都根据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规格要求进行设计或直接与国内外企业共同开发设计,初步建立了学历教育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嵌入式对接。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还成立了“大学生事业发展促进会”,通过让学生自己走进就业市场、走进企业、走访校友,宣传了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特长,搭建了学校(学生)与企业、与市场、与社会连接的桥梁。
  学校秉持高校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就业岗位的竞争者、更要为社会培养就业岗位的创造者的理念,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招生规模扩大以后,学校及时成立了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创业管理服务中心。中心由学生成立委员会进行自主管理,学校通过向学生虚拟公司采购服务的方式,支持学生创业公司的运作,帮助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顺利创业,培养在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学校还鼓励和支持条件成熟的学生虚拟公司转变为实体公司。通过采取虚拟公司与团队创业的运作模式,中心既有助于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又可促使学生熟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以自主培养的形式,倡导学生在校期间和企业建立商业联系。
  
  3、在素质培养层面,学校历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并把其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在职业素养培养上,学校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上,将职业素养培养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校于2004年成立了学生社区居民委员会,这是全国高校中第一个按国家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模式建立的学生社区自治组织。居委会的领导班子由学生宿舍区的学生按民主程序选举产生。通过学生社区居民委员会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和自我激励,促使学生成“人”、成“才”。其次是学生自主管理的自励中心,已成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校友以及学生与企业家之间的重要交流平台。通过开展课内课外多种形式的职业素养培育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尤其是职业素养。
  社会责任意识是学校长期以来特别关注的问题。学校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大型公益活动以及社会帮困、助残、扶老等志愿工作,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此外,学校还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服务西部计划、社区共建等,大力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以志愿者行动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广泛地成为学子锻炼自己、奉献社会的良好载体,成为学生新时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新平台。
  
  责任编辑 余大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