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 提高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任平泉

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模块,实践教学板块设置课内实践课程和课外实践两个模块,每个模块均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这样设置可以较大程度地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使得各教学单位可以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专业实际的人才培养计划,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相关专业的理论体系基本上有一个基础的框架,重要的或核心的问题是构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理论课同步的实践(实验)教学,二是单独设置的实践(实验)课程,三是课外实践项目。在这三个方面中,单独设置的实践(实验)课程及课外实践项目又居于较为重要的地位,也是计划编制过程中的难点。单独设置的实践(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或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予以高度关注。各教学单位要根据专业的特点,找出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开设一定数量(如3~5门)单独设置的实验课程,以形成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关于课外实践项目,除了统一规定的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关键是要根据专业需要及实践课程的开设情况,形成对实践能力形成有促进作用的课外实践项目,充分利用已有的实践实训基地,以弥补课程教学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学生掌握关键技能的能力与水平。总之,要通过各类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掌握能力,使学生通过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内容的学习,获得良好的社会竞争力。在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也要遵循这些思路,以实现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目标。
  
  4.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学服务的提供与管理
  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教学服务的提供与管理均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学生的文化成绩不高,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意识较差。然而这些学生也有其优点,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思想比较活跃,动手的热情与积极性都比较高。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作为独立学院的管理者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服务的提供与管理:
  (1)研究学生的需求。独立学院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的需求。事实上,学生的需求体现了社会的需求,是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的。因此,要通过调研了解社会对专业设置的需求、企业对专业课程的需求以及岗位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在明确这些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
  (2)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在独立学院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对专业实践教学的设计与管理,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这些能力培养体现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课时的安排设计、见习与实习等过程中。
  (3)严格学生管理。独立学院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以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家长负责的态度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通过各种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具有独立学院特点的管理制度。
  (4)与学生交朋友。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要与学生交朋友,及时发现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在引导学生学习方面,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将育人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
  (5)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教学方法尤其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要通过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参与教学的力度,形成具有独立学院特点的教学方法。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独立学院的办学者,我们应当以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为己任,以办好独立学院教育为目标,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确立办学定位,加强办学特色研究,正确对待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就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开创我国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余大品]
  
  任平泉,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