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美国一流商学院管理类本科生实践环节及其启示

作者:孙 卫 崔范明 侯 凯

考察、担任咨询顾问、休学一年海外实习等。
  
  1.社区志愿服务
  在美国,社区志愿服务被认为是一项很重要的校外实践活动,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可以让本科生多接触社会,体验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社会做一些贡献。
  目前,在美国商学院,尤其是一流商学院,都开设有社区志愿服务这类社会实践活动。以沃顿商学院最为出色。在沃顿商学院,学院要求学生组成10人的团队,计划并且完成一项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而且这些项目多是一些慈善活动,如为一个巴拉圭村庄举办一场音乐会;拍摄一部关于费城无家可归入生活状况的纪录片;为世界艾滋病日组织一次艺术展览;在西费城开展一次修理房屋的义务劳动;帮助难民和其他美国新人口找工作。
  
  2.实地考察
  为了让本科生能够更好地应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美国商学院会组织本科生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调查或实习。对于一流商学院,这类实地考察范围会更大,内容会更丰富。
  例如,哈佛商学院的“基于学科领域的学习项目”(Field-Based Learning),有超过50%的本科生有机会参加这一项目。一般由三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到与学校有密切联系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社会企业项目”(Social Enterprise)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参与非营利组织的日常管理、资金筹集等活动。又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为学生提供非常多的短期及长期校外实践机会,如对华盛顿为期5天的考察和在春假期间对纽约的考察已成为必修课程,同时,还要求本科生去西雅图和硅谷,深入企业,与管理者接触,了解其工作过程,并帮助解决问题。
  
  3.担任咨询顾问
  美国一流商学院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鼓励学生深入到企业中担任咨询顾问。咨询内容包括:行业分析、产业机会和项目可行性研究、集团和企业内部诊断、企业增长战略、竞争战略、营销战略、战略实施规划、财务计划、组织和治理结构、流程和管理改善等。
  例如,沃顿商学院通过院企合作项目,每年都会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到合作企业中担任咨询顾问,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问题。
  
  4.休学一年海外实习
  在美国,很多商学院学生通过休学一年到海外实习,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对他们来说,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的差异是出国实习最大的感受。通过海外实习,学生们学到了很多国内学不到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技能,也认识了很多朋友。积累了这些经历,对回国求职会很有帮助。
  尽管本科生实践环节的支持经费不属于实践环节的内容,但是,它却是所有实践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通过调查发现,上述一流商学院之所以本科生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前提是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而最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学费及政府拨款以外,较大一部分经费来自于企业赞助。2005年哈佛大学商学院资金来源情况如下:MBA学费21%;企业培训,23%出版发行,32%;企业赞助,21%;其他,3%。
  哈佛大学商学院资金来源中有21%来源于企业赞助。表2为美国部分一流商学院的赞助企业数和赞助资金数量。一般按照企业提供的赞助额的大小将赞助企业分档,而且各档次的赞助企业所享有的优惠条件也是有差别的。通过以上的统计,可以看出美国商学院与企业联系的密切程度,美国商学院平均有106.4家赞助企业,获得359万美元赞助金。
    
  四、比较与启示
  
  从国内管理类本科生实践环节设计现状来看,主要两种途径,即作为必修环节的实践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以及作为选修环节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几大亮点值得我们注意,主要包括:
  
  1.课内实践呈现多样化
  国内一流的管理学院都开设了实践课程,如西安交大管理学院开设了实验管理学、管理学实践、运筹学实践、应用统计实践等实验平台课程,以及面向不同专业的称为专业模块实践课程:清华经管学院拥有的多个实验室(如行为与沟通实验室、金融工程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企业资源规划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等)为多个学科的学术研究及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环境、数据及软件等方面的支持。
  国内一流商学院还引进了国外的经典案例库,如哈佛大学案例库,或者成立了案例研究中心,如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立了清华经管案例中心。虽然中国工商管理教育也引入了案例教学,但案例数量太少,尤其是反映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经营成败的案例少之又少,类似新闻报道的案例称不上有研究价值。
  
  2.暑期项目正在兴起
  目前,类似于国外的“暑期项目”在国内管理学院正在兴起。如西安交通大学的管理学院“暑期管理研究方法研讨”项目;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暑期实习项目”,他们的雇主分别是金融、咨询、IT通信、能源电气、建筑装饰等行业的国内外优秀企事业单位。
  
  3.建立了校内课外实习基地
  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工程训练中心”,这是西安交大面向全校学生建立的校级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之一,正在建设成为本科生实践训练基地。
  
  4.经费支持不断增加
  西安交通大学新推出本科生30万创新实践研究项目。北京大学创建了“本科生科研基金”,包括“JUN政基金”、“泰兆基金”、“校长基金”和“毛玉刚基金”。清华大学每年都要举办大学生研究训练(SRT)项目。武汉大学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成立了“创新学分”制度。
  在看到国内高校管理学院在推进管理类本科生实践环节方面所作的创新的同时,可以发现美国一流商学院对我们进一步改革管理类本科生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启示。
  
  1.落实案例教学,积极引入模拟教学和课程讲座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对管理类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师的考核方面,规定每年教师撰写符合中国企业管理国情的案例数量的要求;在建立自己案例库的同时,应有明确的案例更新要求:在案例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的案例讨论流程和规定能够案例讨论的数量和考核要求,切忌流于形式。
  模拟软件教学寓教于乐,充满挑战和竞争。因此,本科生教学中应积极推广北京大学开发的企业模拟竞争,或购入国外相对较为成熟的战略模拟、情景模拟等软件,对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鼓励增加课程讲座的课时数和报酬支付体系,经常聘请课程教师之外的人员参与课程教学。
  
  2.开展暑期项目,加强实地考察和社区志愿服务
  充分利用暑假的时间,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暑期活动,例如,开设暑期管理培训学院。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商业技能和对将来职业的理解力,为以后进入商界做好充分的准备。
  积极开展院企合作项目,推荐学生去一些大型企业或者跨国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这些企业的详细运作情况和先进管理经验:也可鼓励学生在企业中担任咨询顾问,应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解决企业实际的问题;如果经费允许可以组织到外地实习,而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到海外实习。通过组织社区自愿服务,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院可以设计一些有益的公益项目,鼓励学生组队参与这些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为社会提供服务。
  
  3.建立合作研究机制,吸引名人作学术报告
  鼓励学生成立一些研究小组,为这些小组提供适当的研究项目,同时配各教师或者一些高年级学生作指导,培养学生研究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还应该成立一些研究基金项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来申请,培养学生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能力。
  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学术报告会的数量,更多地吸引来自不同领域的学术名家、企业家来学院做学术报告,使学生了解一些前沿的学术成果,拓宽他们的研究思路。
  
  4.增加实践环节的经费支持
  缺少经费是中国高校管理学院在开展实践环节方面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了更多、更好地开展实践环节,还需要加大经费的支持力度。在解决经费问题上,不仅需要重视学校专项拨款支持,更重要的是研究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来获取更多的企业赞助。
  
  孙 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崔范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侯 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文和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