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多校区高校人才培养布局探析
作者:马继刚
关键词:多校区:人才培养;布局
多校区高校的人才培养布局涉及办学思想、学科专业、校区资源等许多重要而复杂的因素,而每种因素对多校区高校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按照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校区特点,确定适当的原则和方法,合理安排各校区的人才培养是发挥多校区优势,降低多校区办学成本,提高多校区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一、多校区高校人才培养布局的主要类型及存在的问题
1 布局类型
(1)主校区集中型。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各方面条件许可,通过土地置换适当地将若干分散的校区合并成比较集中、规模较大的校区,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多校区管理的困难。(2)层次分布为主型。大多数新校区都采取了边建设边使用的办法,新校区首先用于一年级的教学,逐年形成了 、二年级学生在新校区,三四年级和研究生在老校区的布局。(3)学科分布为主型。以学科和学院为人才培养布局的主要依据,如吉林大学六个校区在人才培养的分布上主要以学科和学院划分。(4)混合型。经过若干年的运行大多数多校区高校采取了混合型人才培养的布局方式,即在布局上既考虑层次分布,又考虑学科分布,将低年级的学生放在一个校区集中培养,同时将若干学科集中在一定校区。
2 多校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校园文化的传承问题。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并形成的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不同高校毕业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受到不同校园文化的熏陶。主校区集中型高校人才培养集中校区主要为新校区,而新校区一般建在远离老校区的城郊地区,基本上是在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老校区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的校园文化“移植”到新校区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可能导致相当长的时间内新校区校园文化缺失,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2)师生、学生间的交流问题。师生间的交流和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间的交流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采用层次分布型的各校区学生构成比较单一,造成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接触较少,各种交流困难,容易产生“高四”、“高五”现象;教师的科研、研究生教学集中在老校区,新校区学生与教师课后交流十分困难。(3)教学资源的共享问题。无论是按层次还是按学科确定布局,都存在多校区的教学资源共享问题,如新校区的建设和管理开始都处于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实验设备、图书资源等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到位,学生不能充分享有学校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影响。同时,不同校区间的学生跨校区选课和上课都比较困难。
我国多校区高校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是大规模、跨越式发展的结果,多校区形成的时间短,布局、调整的过程相对较短。而且,无论采取哪种布局,都需要对学校整体进行切分,都是有利有弊,不可能求全。因此,多校区高校人才培养布局没有最好,只能在一定的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尽量发挥不同布局的优势,克服其弊端,力求利大于弊。
二、多校区高校人才培养布局原则
1 成本效益原则
多校区的形成满足了高校发展对空间条件的需要,满足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的需要,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对新校区所在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但是新校区建设耗资巨大,一般高校新校区都是通过贷款建设,学校为此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和还贷压力。多校区投入使用后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上的距离给多校区高校运行带来较大的成本负担:另一方面浪费和闲置了大量的可用资源,提高了办学成本,降低了学校收益,使学校经济负担更加沉重。因此在多校区人才培养布局时,必须考虑成本与效益。通过置换等方式,减少校区数量、缩短校区距离,尽量将人才培养集中在主校区:如果各校区规模相当、老校区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在难以确定主校区情况下。在人才培养布局中则首先要考虑如何减少重复投入,降低闲置浪费,提高办学资源使用率。
2 学生为先原则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多校区人才培养布局上,更应该将有利于学生的成人和成才作为基本原则。校区布局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关键在于能否给学生提供优质、可及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大学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比如非文科类的学生能获得良好的人文教育与熏陶;文科类的学生能得到必要的自然科学方面的培养;不同学科间的学生能够无障碍地交流和沟通:应用型、技术型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早期接触专业实践、培养专业意识等。
3 学科发展原则
学科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高校的所有功能、属性都与学科相关,因此,在多校区高校人才培养布局上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不能不成为一个重要原则。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以高度综合为主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多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优势学科的发展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优质资源和重要基础。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特色,鼓励交叉培养,开设交叉专业、交叉课程,支持交叉团队建设,建立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综合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原有的学科结构与布局是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逐渐优化形成的,在不得不进行分割时,应考虑有利于学校整体学科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创造相对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尽力避免因校区分散而受到割裂和削弱。
三、四川大学多校区人才培养布局的进一步思考
1 四川大学多校区人才培养布局概况
四川大学有望江、华西、江安三个校区,占地7千余亩,其中望江校区为原四川大学校址,占地2千余亩,华西校区为原华西医科大学校址,包括紧邻的4所附属医院,占地近2千亩,两校区均为百年老址,相距不远:江安校区为新校区,占地3千余亩,距老校区约20公里。新校区于2003年投入使用,由于是采取边建设边使用的方式,在人才培养布局上,逐渐形成了层次分布型,即一、二年级学生集中在新校区,文、理、工类三、四年级和研究生集中在望江校区,医科类三、四(五)年级和研究生集中在华西校区。
2 完善多校医人才培养布局的设想
经过4年的运行,新校区学生规模逐渐扩大,层次分布的弊端也日益明显。2007年初,学校提出了构建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多学科优势、科学研究的强势和国际化教育途径促进人才培养,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对学校多校区人才培养布局进行再思考显得尤为必要。根据学校总体规划,结合上述原则和各校区实际情况,对完善各校区人才培养布局提出以下设想:
明确将江安校区作为主校区,全校一、二年级本科生和所有文科、理科基础类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布局在江安校区,开展通识教育和文理教育;将望江校区作为碰用学科为主的校区,实施应用理科、工科的三四年级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将华西校区作为医学教育校区,实施三、四(五)年级医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通过部分文、理学院整体搬迁到江安校区营造大学的文化氛围和保证通识教育的宽度和厚度,为全体学生奠定深厚的人文基础,培养科学素养;同时兼顾基础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文理学科交融营造了良好氛围。应用理科和工科保留在望江校区,使大量的实验仪器设备避免了搬迁,同时工科学生数已经接近全校学生人数的一半,将其布局在望江校区较好地避免文科和基础理科搬迁后的空间闲置;华西校区仍然作为医科校区,充分发挥教学、医疗相结合的优势,同时低年级的医学生在江安加强人文方面的学习和熏陶也适应了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对医学人才的需要。
责任编辑 杨裕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