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

作者:王 健 张 静




  摘要: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往往被视作师生间的交流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甚至对抗的消极心理。文章首先探讨分析了课堂沉默的两种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与教师提问策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大学英语课堂上造成消极沉默现象的几种原因,进而阐述了这些因素与教师的提问策略有关。最后从教师课堂提问策略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课堂沉默;积极沉默;消极沉默;提问策略
  
  一、引言
  
  21世纪初开始的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那种外语教师单一“演说”的教学模式,走向一种合作研究的教学模式,强调课堂学生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课堂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说”。然而许多教师发现,要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是非常困难的,许多学生在问题面前缺乏主动性,即使他们知道问题的答案。教师们经常抱怨学生在课堂上是如此的静寂和沉默。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经常三缄其口,沉默不语,让教师和学生都陷入尴尬的境地。
  近几年我国外语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比较关注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及形成的因素。这些研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失调、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语言能力的缺乏、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保持沉默的原因。而国外对课堂沉默的研究,较为著名的是Amy B,M,Tsui所作的《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沉默与外语课堂焦虑》的调查,该研究是一项对中学生外语课堂沉默的研究,她发现学生的沉默主要与焦虑有关。另一项是Jackson在用英语讲授商务管理的课堂上进行的研究,他发现教育、社会文化、情感等因素导致了学生的沉默。
  本研究仅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保持沉默的各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讨论学生保持沉默的原因,并试图从学生问卷和访谈的语料阐述学生沉默与教师提问策略之间的关系。
  
  二、课堂沉默与教师提问策略
  
  沉默是交际主体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而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它的交际主体只能是教师和学生,它的交际链也只能有两种形态:教师——学生,学生——教师。那么课堂沉默可以相应地定义为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从广义层面讲,它包含了课堂教学中所有沉默现象,而狭义上单指课堂提问或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沉默。本文从狭义这一层面就课堂沉默现象进行论述。
  1、学生课堂沉默的两种表现
  根据课堂效应的不同,刘向前(2005)在关于课堂沉默的一项研究中提出了两种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
  (1)积极沉默
  沉默是学生思考时普遍的和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将老师所授知识接收-分析-归纳-运用的必要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多为:①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陷入积极思考中的沉默;②学生对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讲述或回答认真去倾听和思考的沉默等。由此可见,沉默并不是绝对的坏事,必要的沉默使学生有机会利用必要的时间理解消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努力思考课堂提问并组织语言而最终在脑海中形成答案。
  (2)消极沉默
  根据课堂沉默现象,消极沉默又呈现两种表现形式:(1)有些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对教师所讲知识或被动接受或不懂装懂,对课堂提问或不闻不问或不愿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使课堂教学组织活动瘫痪,毫无生气;(2)课堂表象上呈现出热烈、活跃,师生配合良好的状态,其实质却是往往由几个特定学生反复发言,其他学生仿佛置身事外,与课堂活动无关,一味沉默。这两种表现形式均与现时外语教学改革中提倡的互动教学格格不入,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应究其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消除英语课堂中“消极沉默”的局面,改善外语教学氛围。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2、教师提问策略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互动(interaction)是语言课堂的关键。教师——学生的互动,是课堂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教师话语尤其是教师提问来引发和维持。而在英语课堂上,应答又是师生间有效的双边活动之一,这是由英语学科实践性特点决定的。有研究表明,英语课堂提问无论是提问人次、频率均高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学科。
  (1)课堂提问的作用
  提问(questioning)是教师引出话题、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的主要交互模式。Richards&Lockhart(1996)曾归纳课堂提问的作用: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集中思考课堂的内容;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的话语:有助于教师阐述某些结构和词汇项;能让教师核查学生的理解情况;有助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因此,教师提问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调控教学进程,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语言实践及输出的机会。
  (2)有效的课堂提问和应答
  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地应答教师的提问,是大多数语言教师面临的问题。故“有效”提问应能使学生做出相应和完整的答复,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一项对学生应答的研究中,White&Lightbown(1984)发现,在45分钟的课堂上,平均有200个问题,42%的提问没有应答。Tsui在香港英语教师行动研究课题中,探索了被教师认为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沉默不语。结果表明,教师自身是造成学生沉默不语的主要原因,如教师对沉默行为的不可容忍性,教师话语的不可理解性。她还提供了一些成功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比如延长等待时间,提高教师提问技巧等。Nunan(1991)也强调延长“等待时间”(wait-time),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可以保证学生对问题的充分理解、增加应答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的输出能力,最终实现师生间有意义的交流。
  (3)课堂提问策略
  根据Norton和Orstein的研究成果,促进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并加以实施,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包括计划策略、问题策略、控制策略和评估策略。这些策略可保证提问的有效进行,帮助教师选择恰当的问题、控制提问过程顺利进行和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反馈及评价。
  由此可见,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中联系师生的桥梁,使师生间更好地沟通和了解。而教师适当延长应答时间和容忍学生的沉默——积极沉默,有助于有效课堂活动的展开并增加课堂中有意义的互动。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西北工业大学某班英语课堂的个案研究,采取问卷、访谈、观察的方法收集数据,其目的是了解和描述学生课堂沉默的各种因素、学生的沉默与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之间的关系和应采取的应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