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作者:王建勇 魏中海

与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已被学校立项为重点建设课程和优质课程。因此,这种多层次、多模块的进阶式课程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来源对教学实践的归纳总结,结合我校“实践。创新·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广泛开展研究性教学,同时将任课教师固定在所授课专业,以进一步挖掘计算机在该专业中的应用,鼓励开展科研合作。计算机基础课程最好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课时的比例应该达到1:1,最好是1:1.5。
  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校园网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随着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推广和使用,也暴露出了一些致命的弱点。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粉笔+黑板”的模式不能丢弃,它可以支配课堂,教师的肢体语言和进度控制是多媒体技术不能取代的。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采用是“粉笔+黑板+投影+校园网”的教学模式,这种“现代”和“传统”结合的模式在下一轮教学改革中需进一步的发扬。
  运用归纳推理的教学方法。计算机基础课程大致可以分为软件操作类和程序设计类,比较适合使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可从具体的事实和问题开始,逐步逼近概念和理论,即使有部分理论描述的内容,也可以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到理论。例如,软件操作类的课程,先演示已操作成功的“案例”,提出任务和要求,分析实现的步骤,介绍实行过程中要用到的方法,归纳其原理和概念,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学边练。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最后作品的点评,达到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所学知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例如,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可采以“设计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即先演示编写成功的实例,提出设计任务和要求,归纳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流程,由此导出知识点。这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程序实现、调试的过程能使学生相对轻松地学习到程序设计的要领。
  实验教学的改革是本次教学改革的关键。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出发点,实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采取如下措施保证实验教学改革的进展:对实验室进行了硬件改造和完善: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实行单独开课以加强实验教学;增加和学生本专业相关,如DNA片段的切割、食料的配方等方面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加大过程考核力度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编写与理论教学配套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每门课程都要求完成一个大作业,而且大作业的题目一般都和学生本专业和生活相关,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指明了学习计算机的应用方向。
  (本文为湖北省教学改革项目<20060171>“高等农林院校多层次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张冬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