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重新认识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兼论其在任务型教学中的体现

作者:欧阳旭东




  摘要:随着外语教学从传统的PPP分析型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型模式转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担当何种角色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本文认为,教师主导与以学生为中心非但不矛盾,而且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前提。文章对显性主导、隐性主导和假性主导进行了区别,通过对比教师在新旧教学模式各环节中的作用,证明在体验型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不仅没有减弱,而且得到了实质性的增强。这也意味着外语教师的角色走向多元化以及教师的职业技能面临更大的挑战。
  关键词:教师主导作用;分析型教学;体验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型教学
  
  一、引言
  
  在20世纪70年代,Evelyn Hatch率先探索如何让学习者通过参与交互性活动来取得实际的语言学习效果(Hatch 1978),从而启动了一场对传统教学观念——即认为学习者必须经过明晰的语言形式学习才能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背离。心理语言学和语言习得研究方面的成果,使传统的PPP(presentation,practice andproduction)教学模式在效果和理论方面受到双重挑战(Carroll 1975;Fathman 1976:Bmmfit&Johnson 1979 Stern 1983;Ellis 1985)。外语教学从灌输模式(transmission)向以学生为中心(1eamer-centered)、注重过程(process-oriented)的体验模式(experientialmodel)转移,而关于后者的优势,研究者已经得出了明确的结论(Altman 1983 Kreidler 1987:Commins 1988:Tudor 1996)。目前外语教学研究的趋势之一就是从关注教师如何“教”发展到学习者如何“学”(周大军,赵德全,2007)。在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法的探讨中,一个经久不衰且有争议性的话题就是教师的角色问题。一般认为,在传统模式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绝对控制地位,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计划、内容、方式、进度和评估,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教学缺乏针对性、课堂缺乏生动性、学生缺乏积极性以及评估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等。当外语教学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时,要求教师放弃课堂控制权的呼声不绝于耳。
  以学生为中心无疑是外语教学理念上的重大进步,但是我们不能将其同教师主导这两者作简单化的对立。这里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教师对外语学习过程的主导作用是不言自明的,学习和教学的定义本身就是对教师支配作用的承认。H.G.Widdowson(1990:189)指出,对自我指导型(self-directed)学习不加分析地接受是会起误导作用的,问题只是哪种指导形式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因为学生具有充分自主学习能力还只是一个理想而非现实(Nunan,1997:193:陈冬纯2006)。即使教师在某些教学活动中一言不发或不加干预,教师仍然在暗中控制着课堂活动,教师的不干预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策略。将课堂教学重点由“教”转为“学”,旨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但决不能因此忽略教师的作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实际上,教师的作用只是发生了一种换位,应该讨论教师如何配置其对教学活动的支配力(刘淑颖2006:8)。那种要求放弃教师主导作用的提法是不科学的,它有时甚至简单地把教师主导作用混同于教师在课堂上说话的时间。
  那么,教师主导究竟是什么呢?如果对这个概念缺乏全面的认识,在以注重交际、话题、参与、互动、语言使用和流利程度为特征的体验型教学模式面前,教师可能会无所适从,其后果将是课堂教学变得漫无边际和放任自流。目前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在对“以学生为中心”肤浅认识基础上的教学方式即使在国外的小班教学中也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只能一个理想的神话而已(隋铭才,1998)。曹光久(1994)指出,教与学是两个同等重要的环节,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无异于学生自学,而失去了有指导学习的所有好处。教师对课堂失去控制,可能造成学生以自己的行为标准取代教学标准、减少学习投入、破坏课堂活动、甚至故意犯错以哗众取宠等现象(Widdowson,1990:190)。我们认为,以学生为中心这个目标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对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主导的概念做简单化的理解,甚至以此为由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将无法达到进行有效的外语教学这一目标。为此,本文将先对教师主导这一概念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然后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任务型教学为例,描述教师主导在新教学模式中的具体表现。
  
  二、全面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对学习活动的控制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发生在不同的教学层面上,并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支配方式。要对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的程度做出正确判断,就必须全面考察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所起的作用。
  
  (1)对教学计划的主导
  传统上是由一个中央部门来制订教学计划(或称教学大纲),主导权往往掌握在教育权威、教育部门或考试委员会手中。教师一般只通过使用现成的大纲教材对教学计划进行贯彻或“传递”(delivery)。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让教师和课堂层面更直接参与教学计划决策和教材编写的重要性。目前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是把教学计划的决策权更多地下放到课堂。由教师通过调查和预测学生使用外语的环境和用途,在语言技能(proficiency)、知识(knowledge)、情感(affect)和活用(transfer)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确立具体教学目标。在成人外语教学、专门用途英语(ESP)以及商业性语言培训中,甚至可能直接把学习者(顾客)的需求作为教学目标。减少权威机构在制订教学计划方面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降低教学计划本身的重要性。给教师和学生更多自主空间不能成为抛弃教学计划的借口。教学计划方面的问题往往不是计划过于刻板,而是教师在课前缺乏充分的计划和准备(Stern 1992)。所以下放教学计划决策权实际上意味着教师有更多机会和责任在这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对教学内容的主导
  传统的做法是按照适用于整个学校体系的教学计划(大纲),以语言形式为单位编写大纲教材。课文和练习的目的主要是呈现(present)大纲规定的语言形式。随着交际法的出现,语言交际功能逐渐进入教学计划和教材编写。教材目的转变为让学生接触某话题下的真实语言材料,为实际使用目的语完成交际功能做准备。而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将教材的准备更多地放到课堂层面。教师参照教学大纲和现成课本(如果有的话),同时根据自己有针对性的、细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以情景、话题、讯息和目的为核心准备补充材料,并将课本内容和补充材料组织成学习任务交由学生去完成。其好处在于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10cal needs)、知识能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