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韦 化 唐纪良




  另一方面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派生出一批综合性、研究型的实验项目。如化学化工学院将教师科研课题尤其是与广西特色资源紧密结合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开出了一系列设计性实验,如“微波浸提一石墨炉塞曼原子吸收法测定广西出口重晶石中痕量镉”、“微波溶样ICP-AES法测定广西罗汉果中的微量元素”等。这些实验内容结合广西地方资源优势,探究性强,颇受学生欢迎。“电工技术综合实验”、“综合实验与创新设计”、“植物研究法”等许多综合性项目,都是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开设的。目前我校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已达到83%。
  4,鼓励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承担实验课程
  学校注意发挥现有的2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16个自治区重点学科的师资力量,要求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本科生上课。近几年,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都积极承担实验课程。比如,生物技术学科的学术骨干为本科生讲授了32门课程,并开出了系列前沿知识讲座和现场实验技术观摩课,引导学生接触最新知识,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和当今世界的科技新成就。化学化工学院安排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本科生上课并指导实验。高水平教师授课,视野广阔,教学内容直接接触科学研究前沿,学生在这种氛围熏陶下,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增强。
  
  四、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引导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同时,通过设立了开放实验室专项基金,建屯创作性实验室、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力度等多种形式,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活动。目前我校本科生参与科研有三种途径:
  1,学生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学校2002年开始设立本科生创新学分科研实践训练项目。将学科竞赛、科研实践训练、行业证书等创新实践学分作为本科学生任选课学分记载。每年以《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训练》的形式进行立项,学生自行选定研究课题,经专家评审后予以立项,每个项目给予2 000元的经费资助,项目完成后可取得规定的学分。2002年以来,学校每年划拨70万元专项经费,立项了近1000多个科研训练项目,有近6000多名学生参与。2004年来,每年都有近1000人次获得创新实践学分。此外,各学院还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专项资金资助学生设计的科研工作。由于研究课题源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从选题、立项、撰写申请书、确定目标、内容和任务,与教师共同设计和实施技术方案,到完成科研项目,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方式即检验了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研究、学习和实际科研能力。
  2,吸收学生实际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从大二:开始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当科研助手,参与到老师的科研活动中,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科研课题,通过科研氛围熏陶,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目前在我校承担的科研项目中,约有40%的项目有本科生参与。农学院仅2003-2005年就有260名学生参与了教师的科研课题:生物技术专业2003、2004届分别有60.4%、74.2%学生进入重点实验室参与了21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从大二、大三开始安排学生与教授、博士、硕导、研究生一起做课题实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近两年在教师指导下共参与完成6项实际工程项目,其中学生参与的一级工程项目“百色起义纪念馆”获建设部2002年优秀设计三等奖和2001年广西优秀设计二等奖。
  科研项目为本科生提供了丰富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近3年,学校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结合科研、工程实际或者社会问题的题目比例都在85%以上,部分学院达到90%,有348篇毕业论文(设计)被有关部门采用、应用或推广。科研项目,特别是一些实际工程项目为本科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注入了新内容。借助这些科研项目,学生加深了对课本概念的理解,在实践能力提高的同时,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3,在教师指导下组建学生科学研究团队
  如农学院薜进军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在种植类专业2002级大一新生中,采取自愿报名形式组成了一个30人的园艺实验班,按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培养。从新生入学开始,就组织学生在校内实习基地分组管理四季蜜芒、台农1号芒、大五星枇杷、无核荔枝、石硖龙眼、无核黄皮等果树,并进行果树整形、修剪、土壤管理、生物学观察、病虫害防治等,并进行课外科研活动,收集资料,做了大量卡片,实验班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
  总之,在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指导下,我校实验教学与科研实现了有机的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561篇,公开发表作品2379篇,新闻通讯20418篇。本科生各类学科竞赛中共有422项获奖。学校200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
  (本文为“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资助项目“地方综合大学学科一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文和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