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国内高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比较优势

作者:程 皓

焦在与金融专业课程内容相关的国内问题上。当前国内金融专业双语课普遍使用外国教材的情况下,通过双语课任课教师的研究工作结合教学大纲的相关知识点来补充,以弥补国外原版教材的先天欠缺。
  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并不意味着放弃双语教学的开放性。在引入国内问题时,可以采用来自国内的英文版资料,还可以结合外国相关原文资料进行对照,启发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积极探索构建知识,分析和判断实际问题。以国际金融学的双语教学内容为例,国外的教材介绍汇率制度及其选择理论,不会具体介绍中国的汇率制度的变迁和改革,这样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需要本国教师自己去研究并综合了国内外学术界和相关管理当局的观点来进行全面介绍。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不但介绍了国内学者的意见,也对比介绍了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等著名学者对中国汇率问题的不同看法,还特别聚焦当前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动态,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和综合分析,通过课外研究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本国汇率制度问题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把握其发展演进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3.进一步发挥金融专业双语教学优势的建议
  进一步发挥双语教学的比较优势,使国内高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具体建议如下:
  (1)双语师资培养方面。从语言能力培养来说,以外语为母语的专业教师最具优势。从内容来说,对本国实际有深入研究的专业教师最具优势。但是,前者不了解国情,缺乏本土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优势;后者的外语能力如果不能自如地表达,也容易丧失语言能力优势。目前学界有一种单纯贬低本土双语教师,主张高薪聘请外国教师承担双语课的倾向,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如果全面推行容易产生很多的不良反应,不利于高校教师队伍的长远发展。笔者更倾向于立足本土专业教师队伍,致力于通过选拔培养、合理配备等措施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的外语教学能力,形成良性的双语师资培养机制。国际化的学生需要国际化的教学来培养,根本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力量,从而把握双语教学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高水平的科研才能支撑高水平的教学,双语教学的内容优势也是和教师的学术研究密切相关的。有鉴于此,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培养本土双语教学科研骨干教师,继续在政策上、经费上向双语教学倾斜,支持双语骨干教师出国培训、访学和进修,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研方法,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2)教材建设方面。教材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外兼备的双语教学内容要求内外兼收的双语教材相配套,使教学过程更加便利和流畅。当前双语教材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教材,而这些教材是根据西方国家自身的情况面向本国学生而编写的,涉及中国内容很少。不加分析、不加取舍地使用这样的教材来给中国的大学生教学,容易导致学生脱离实际,对中国具体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模糊不清,既不利于其今后职业和研究的发展,也同高校培养大学生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根本目的不相适应。
  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改编原版教材的基础上出版了一批金融专业系列双语教材,比较原版教材在篇幅上有了一些删减,并少量补充了有关中国情况的简单介绍,改编后的教材在价格上接近国内同类教材。应该说,这批双语专用教材的出版有利于全国高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推行。但是,这批教材包括配套的教辅材料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错漏和不足的问题,通过各地的教学实践不断被发现并在教学中纠正、补充。经过了一段时间教学科研的积累,完全可以组织双语教学的骨干教师进行必要的修订补充符合实际的金融专业系列双语教材,使现行双语教材及时得到升级换代。
  (3)学校图书馆外文信息资源方面。巩固双语教学的效果要求学生在课外扩展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特别是学会搜集和研究外文文献资料。同时,双语教学也必然促使教师需要了解更多的国际学术动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拿到国际性刊物上发表,扩大学术交流和影响。海外留学的吸引力之一正是国外大学的文献资源丰富易得。这方面国内重点大学与国外大学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是国内普通高等学校的外文资源依然相对贫乏,同这些学校对外文图书以及电子资源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有关,需要引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加强大学图书馆外文信息资源的建设。学校在安排图书馆经费时应有一部分专门用来进行外文图书资料的引进和流通,丰富外文专业期刊和书籍的实物和电子资源,满足教师和学生教学科研的需要。
  (4)双语教学管理方面。要通过创新双语教学过程管理、完善评价体系来发挥双语教学比较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措施有三:一是提倡。管理部门应该宣传双语教学的比较优势,鼓励结合中国实际来开展双语教学,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讲外语,从而促进学生将外语的书面知识化为用外语表达。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锻炼学生国际化的职业沟通能力和研究能力。二是量化。在双语教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应逐步量化规定双语教学的外语使用比例的要求。三是考核。建立双语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要完善语言目标的考核,除了笔试还应逐步增加口试、案例陈述等考核内容,合理确定学生总评成绩中的比例,使双语课程的考核评价与双语教学的目标挂钩:在教师考核方面要不断完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出对双语教师创新劳动的激励机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双语教学的发展。
  
  [责任编辑:张冬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