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者:王秀英 刘 芳

教学手段都各有所长,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即使是“黑板+粉笔”,也有它适用的场合。例如我们在讲解各种进制的转化过程中,采用边书写边讲解的教学方法会更好。合理地搭配不同教学手段,可以各取所长,相得益彰。
  
  4、加强实践环节
  知识需要积累,技能需要训练。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上机实践与课外实践。加强实践环节是学生接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在“理论—实践—再实践”的过程中达到消化知识、掌握知识和利用知识的目的。两年来,我们一直围绕着上述实验教学目的做了如下尝试。
  (1)加大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实验学时数。以自学和上机为主,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可通过我们的教学网站来提问,由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放到网上,以便其他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作参考。
  (2)在课后要求学生自拟题目,自己设计独立完成一个有一定难度的作品。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应如何通过查阅资料和探索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既得到知识,也有成就感。
  (3)敞开机房进行开放性实验。由于一些学生底子薄,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作品的制作,为此我们采用机房开放的办法,给这些同学提供上机的便利条件。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99%人选择喜欢开放性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的氛围,以此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创新的精神。
  
  5、考试方式
  在考试方式上,打破传统的期末单独笔试的考试方法,采用理论基础闭卷和上机操作相结合,加大平时作业、个性作品和各阶段(模块)上机操作考核权重(共30%)的方法。注重过程考核,增加平时考核次数,各实践操作模块在平时各单元模块结束时都要进行考核,实行各单元过关,有了各单元模块的考核,到期末上机操作综合考核时就不成问题了。另外,平时作业占10%,并增加了创新作品的权重(占20%),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真正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同时,我们还把期末考试和认证考试联系起来,先后开办了微软认证和教育部的ITAT认证。如果学生的成绩达到认证要求,可以同时拿到这些计算机证书。现在很多学生都认识到计算机证书对就业是有帮助的,所以都更加认真学习,希望能在获得好成绩的同时获得证书,这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总结以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新的形势下能更好地发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作用。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既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又是人才素质教育。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大胆地改革和创新,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多交流教学经验,并且要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更新而变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事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基金项目:山东省基础学科相关课程立项建设,青岛科技大学优秀课程建设项目)
  
  [责任编辑 余大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