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高校新闻专业创新性探索

作者:甘险峰

个典型案例,用变化多端的新闻实践去阐释理论和理念,而不是用概念去串连案例、进行文字和逻辑的演绎。这样的案例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从中获取很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也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
  三是尝试体验式教学。学生即便在课堂上对所学的知识倒背如流,采访要领记得烂熟,但是如果不能用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这种学习是一种无效学习。因此,我们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中,可以从实战要求出发,设定特定时间、特定场景、特定人物、特定事件,让学生“扮演”记者和采访对象,从中进行体验。当然,如果能够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把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习游泳,效果肯定会更加理想。
  
  四、师资构成创新
  
  在美国的大学新闻学院里,只有17%的教授没有当过记者。我国从事高等新闻学教育的教师大多不是从实践中来的,有的甚至从未做过新闻实际工作,属于“纸上谈兵”型的。据统计,国外新闻院校的教师有新闻从业经验的占70%,而中国还不到30%。这些没有经过实战锻炼的高校新闻系教师缺少新闻实践性工作的经验,对于新闻决策、新闻规范、操作规程等所知甚少。这种状况对他们的教学内容至少造成了这样几个后果:一是太陈旧,因为他们讲授的东西不能在最新的实践中得到更新;-是欠生动,因为他们缺乏具体体验,只能笼统地加以描述;三是不实用,因为他们的知识远离实践。在师资的问题上进行创新也是迫在眉睫。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
  首先,与新闻媒体合作办学。学校与媒体双方在教学、研究、实习、培训、兼职以及资金和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
  其次,聘请新闻界专家为兼职教师。新闻界有实践经验和专业水平的专家学者大有人在,可以请他们到学校来,弥补新闻教师队伍的不足,请他们作兼职。我们学院已从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聘请了近20位兼职教授,一方面作为合作导师协助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一方面不定期地到学校里来讲座,把最新的信息、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这些专家毫无保留地向学生提供传递信息。
  再次,高校新闻专业教师走出课堂或在新闻界兼职。让他们了解新闻工作者如何扑着信息、写新闻报道,了解新闻工作者工作程序及国家政策的贯彻实施;或带学生到新闻单位实习、亲临社会调查研究,写调查报告等。教师走出课堂,迈向社会,为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五、实习制度创新
  
  新闻专业的特殊性是在实习环节上得到体现,这就需要在实习制度上的改革和进行创新。
  首先,实习时间的规定。目前国内大学新闻专业实习生的实习时间总体上偏少,一般是3~6个月之间。一些大学新闻系在第4学期安排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对前3个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发现自己的不足,回到学校后,学习更能够有的放矢。毕业前的最后1年实习,实习可以与择业结合在一起。上手快的学生往往在实习中脱颖而出。我们正在考虑教学计划的调整,先考虑实习时间的延长,然后根据情况再作进一步的调整。
  其次,增加实习教师,落实实习效果。实习教师负责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实习单位及时沟通、交换信息,使学生的实习见真效。
  再次,建立实习基地。建立实习基地,对于媒体和高校都是有利的。对于媒体来说,跟高校的合作使他们的事业发展和队伍更新有了人才保证:对于高校来说,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使学生增强社会感,提高实习质量。我们学院正在考虑与中央电视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建立广电媒体实习基地;与报业集团、报社等合作,建立平面媒体实习基地:与国际广告公司合作,建立广告与公共关系实习基地;与网络合作,建立网络媒体实习基地等。
  
  [责任编辑 张冬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