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开展常态化内部教学评估的若干思考

作者:赵菊珊

考试改革、学籍与成绩管理六项二级指标:
  (4)教学管理,包含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基本组织、教风与学风三项二级指标;
  (5)教学质量,包含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四项二级指标。
  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九个二级指标体系的架构包含了学校本科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每个指标都有等级标准的具体内涵和要求。这是指导学院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的质量标准和目标要求。针对每年教学工作的计划和重点变化,我们还配套制定了每年的考察要点,确保质量标准和工作实际的紧密结合。
  学校开展院系教学评估的目标导向非常明确:
  (1)保证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2)保障教学健康运行;
  (3)促进教学建设与改革:
  (4)规范教学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5)奖励业绩,鼓励创新。
  实践表明,这种评估设计既让院(系)在教学和教学管理中有明确的目标和依据,又有利于学校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五、持续开展院(系)教学评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校对学院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教学工作评估, 是高等学校建立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适应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评估必须持续开展,使之内化为学校教学管理和学院教学管理的必要环节、组成部分和工作习惯。根据我校的实践经验,我们理解要持续开展院系教学评估,除遵行前面提到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导向外,还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坚持正确的评估指导思想。“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确立的工作方针,在第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发挥了很好的导向性作用,凡是在评建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字评估方针的学校,都把“促改、促建、促管”作为评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评建工作内化为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评建工作的成效也非常显著。被大家普遍认可的二十字评估方针同样也应该是开展内部教学评估的基本指导思想。多数学校将评估结果和学校资源分配、招生计划分配、业绩奖励分配等挂钩,采取适当的激励和调控是必要的,但若不始终坚持正确的评估指导思想,就会出现形式主义、功利思想等有违初衷的错误倾向。
  
  2、注重评估意见的反馈和整改。基于内部教学评估的指导思想和注重责任和改进的特点,评估意见的反馈和评后的整改就显得尤其重要。反馈意见不仅要肯定成绩,也要充分反映问题,对问题还要进行充分讨论和深入的分析,分清哪些是学校层面应采取措施解决协调的问题,哪些是院系应采取措施解决协调的问题,哪些是当前就应该和能够解决协调的问题,哪些是需要计划规划和努力创造条件逐步解决的问题,让学院真实感受到反馈意见对学院的发展、对学院工作的开展有帮助。同时,要让学院了解其他院系的经验做法,明确差距,取长补短,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下一年度的考查重点关注整改提高的情况,让学院在动态竞争中改进提高。学校也应针对学院评估反映的共性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改进工作,健全质量标准、完善配套政策,形成内部互动、相互促进的和谐的教学工作局面。
  
  3、切实转变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能。院系教学评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院办学主体和责任主体作用的发挥,为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加强对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科学界定学校与学院在本科教学管理方面的职能和责任分工,真正赋予学院更多的自主管理权限,确保学院成为教学管理的重心,实现自主发展和自律发展。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应在本科教学的统筹规划、质量标准、督导评估、协调服务等方面,通过评估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推动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教学运行机制的创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杨裕南]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