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高校人文素质课教学和评价目标的探讨

作者:施常州 韩希明 王 颖




  摘要:在当前市场经济日臻发达完善的形势下,高校人文素质课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尤其要突出应用环节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说就是,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与研究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人文素质课;教学目标;能力培养
  
  当前高校人文素质课的教学目标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尤其要突出应用环节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基础知识和理论
  基础知识和理论是学科的基本点。以“大学语文”为例:了解古今中外著名的文学作品和基本的文学常识,领略中外文学和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文学史发生、发展的主要规律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这里应注意,着眼于培养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每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内容和范围,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2.口头表达与交际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训导出来的,他们的心理已经适应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部分学生仅满足于毕业时拿到一纸文凭,又因为受年龄、生活范围和阅历的限制,不了解市场经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交际能力,也是基于锻炼思维、活跃身心健康的需要,更是他们将来就业和工作的必备本领。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学生串讲课文、短小的演讲以及小品或话剧表演等形式培养这种能力。比如,每节课开始的三分钟,可以让一位同学作一个短小的演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评:演讲者思想观点与主题的深度,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优美的程度,表情、动作的风采与感染力,普通话水平。
  
  3.学习与研究能力
  充满生机和挑战的当代社会,已经成为学习型社会,只有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与研究能力,才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水平,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遗憾的是,有些人文素质课,学生爱听不听。湖北大学杨建波教授认为“问题不是出在课程上,而是出在教法上”,其失误在于“教师占据了所有的时间、讲授了‘所有的’知识,但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利用时间,如何自主获取知识”。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于是学生往后排就座的居多,教师讲得好就听,讲得不好就低头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追求精神的自由、行为的自由。其实,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教学,即使课堂效果很理想,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大部分内容的遗忘率日渐增加。
  反之,如果能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则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要注意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但授学生以“鱼”,更注重授之以“渔”,也就是既陶冶学生的情操,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但是,教师要注意统筹安排,提前布置任务、设计好教学环节。要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前给学生分配好任务,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学期伊始,教师给每个学生布置一个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类、鉴别、筛选、组织。上课时,教师着重于引导课堂讨论、评点学生的发言,并作一些有深度或广度的补充介绍。不但能促进学生大量阅读有关书籍,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
  比如“大学英语”课教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复习等: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如单词学习与记忆的方法、听力技巧、阅读技巧、写作技巧,以及学习口语、语法、语音语调等方法。学习方法可因学习目标的不同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而不同,所以,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寻求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此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决定了英语学习的成败,英语学习的成功者大都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效果的准确评价和学习过程的情感控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学生制订计划,让学生自主选材、自己组合进行双人活动或小组活动,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上讲台当“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写作能力
  目前高考实行的应试教育模式、文理分科、地区教育水平和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写作水平差别明显,而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以及公务员考试等,都要求他们要具备较高的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不但是这种能力高低的反映,也是锻炼该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此,我们应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布置一些有一定深度的题目,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以“大学语文”为例,可以是微观的题目,如《我读(关雎)》、《我看李商隐的“无题诗”》等。但最好是中观或宏观一些的题目。如《(诗经)与楚辞的比较》、《(史记)与(汉书)的异同》、《李、杜诗歌的比较》、《苏、辛词的异同》等,都是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题目,发挥的空间大,学生兴趣浓厚。
  
  5.实践和创新能力
  在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从基础教育开始,重视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轻视学生探索未知世界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我国许多学生能摘取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但至今无人能获得重视发明与创造的诺贝尔科学奖的主要原因。
  应试教育具体表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演独角戏,一个人包揽整个课堂活动,自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以为,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征询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倾听学生的呼声。通过对全体学生整体水平与个体差异的了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写作、演讲、小品或话剧表演等环节,都能锻炼、体现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比如,在“大学生修养”课堂讨论或辩论活动中,当今社会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正反面事例,都可以成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引用、讨论和辨析的对象。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活动,培养学生对美丑、善恶的自我识别能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现代社会的正气。学生在大量实践中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自信心大为增强,进而希望在更多的实践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进步和能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6.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每个正常的人都能欣赏美,但所获审美享受不尽相同,其中有深有浅,有健康和庸俗。这不仅取决于人的世界观、审美观,还与审美能力有密切关系。具有较强审美能力的人有一种敏锐性,能迅速发现美,准确辨别美丑,区别美的程度,鉴别美的种类,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发现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独特性状,发掘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本质性的东西,并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它的形成和发展固然与人的生理心理进化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社会实践。它一方面通过人既改造对象又改造自身的长期劳动实践形成,另一方面则是后天审美实践及审美教育培养的结果,受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制约,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和提高。“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以“大学语文”课为例,通过对名家名作的学习和欣赏,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责任编辑:陈立民]